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UV固化纳米银抗菌口罩的制备

发布时间:2020-07-06 12:00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但在强有力的发展背后,越来越多的负面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人们渐渐意识到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相关部门积极制定政策改善环境,但治理的成效较慢。尤其在PM2.5概念引出之时,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感到恐慌,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物对家人及自身的危害,口罩作为简单的防护用品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市面上出现各式各样的防护口罩,主要以阻隔滤除颗粒物为主。本课题以滤除颗粒物和消灭细菌为主要目的,采用新型抗菌整理剂制备性能良好且价格低廉的一次性抗菌口罩。本研究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银和乙二醇等物质合成纳米银溶液,通过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仪和琼脂平板扩散法进行表征,合成的纳米银颗粒粒径在20nm左右,呈现球形且分散均匀,无团聚现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利用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三乙胺(TEA)、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DBTDL)和乙二胺(EDA)等物质合成水性聚氨酯乳液,对乳液的稳定性、粒径及固含量进行测定,证明粒径在100 nm左右,固含量控制在35%~39%之间,稳定性较好,可室温存放6个月以上。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紫外光(UV)固化技术将水性聚氨酯成膜。通过FT-IR傅立叶红外光谱对UV固化膜的结构成分进行分析,获得最佳的UV固化时间为15 s。对不同的UV固化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断裂伸长率都在250%左右,断裂应力和断裂强力随着的摩尔比(NCO:OH)比例增加而增大。对不同的UV固化膜进行吸水性能测试,可见其吸水率相差不大,最终选取R值为1.6、1.8、2.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进行下一步无纺布抗菌整理实验。通过对最适整理工艺的探究,确定了最佳整理条件,采用二浸二轧的方法,浴比1:80,轧液率设为100%,50℃预烘4 min,120℃烘焙3 min,之后添加4%光引发剂对整理后的样品进行UV光固化,即可得到抗菌无纺布。配制浓度为50 g/L、100 g/L和150 g/L的纳米银/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将纳米银含量分别控制在1%、2%、3%、4%,采用二浸二轧的方法制备抗菌无纺布样品,烘焙干燥后对样品进行UV固化,然后使用AATCC 100的抗菌标准对样品进行测试。由检测结果可知:1.6-50 g/L、纳米银4%;1.6-100 g/L、纳米银3%;1.8-150 g/L、纳米银4%,这三个梯度的抑菌率最高,可进行后续的口罩制备。对于抗菌整理前后的无纺布进行性能测试后发现:UV固化使得抗菌整理剂整理到无纺布上;UV固化抗菌整理剂提高了无纺布的热稳定性;整理后的无纺布白度发生下降,且水性聚氨酯浓度越大白度越低;整理后折皱回复角的度数均有所提高,说明无纺布的抗皱性提高;整理后的无纺布断裂强力略有增加,但伸长率明显降低;经过整理后无纺布接触角均达到100°以上,抗菌整理赋予了无纺布更好的疏水性能;同时无纺布的透湿性得到略微提升,不同浓度的水性聚氨酯对透湿性无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941.724
【图文】:

透射电镜,纳米银,透射电镜


图 2-1 纳米银的透射电镜图纳米银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大小是评价纳米银溶液的关键指标。图 2-1 是放5 个月后的纳米银溶液的透射电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纳颗粒的粒径大约为 20 nm,形貌上基本呈现球形,分散均匀且无团聚现象,说明纳米银的稳定性较好。.5.2 纳米银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

吸收光谱,纳米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图 2-1 纳米银的透射电镜图形貌和尺寸大小是评价纳米银溶液的溶液的透射电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20 nm,形貌上基本呈现球形,分散定性较好。-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

吸收光谱,纳米银,肺炎克雷伯氏菌,抗菌活性


UV 固化纳米银抗菌口罩的制[81]。从纳米银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图 2-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波长20 nm 处出现特征吸收峰,有研究表明,纳米银的形状和粒径会影响其特征峰位置,在波长 320 ~ 450 nm 之间出现的特征峰一般是球形纳米银,该结论也纳米银的 TEM 中得到验证[82]。此外,银离子的吸收峰不明显,说明反应完全,率高。合成的纳米银溶液呈现棕色,且存放一个月后未产生沉淀。.5.3 纳米银的抗菌效果检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毓;;纳米银粉研究与应用[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4期

2 戴红艳;郝凌云;乔梦娜;张小娟;赵媛;肖文柯;王祥;;一维纳米银线的优化制备与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19年S1期

3 李文华;薛玉英;;纳米银的脑神经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9年07期

4 张琳;李群;刘蓉蓉;刘玮哲;;纳米银的制备及应用[J];天津造纸;2019年01期

5 秦捷;隋铭皓;袁博杰;王菁宇;袁蓁;许光益;;纳米银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及毒性效应[J];四川环境;2017年06期

6 罗晨;董铮;庄松娟;李振兴;林洪;;纳米银抗菌包装对虾仁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8年07期

7 舒昆慧;张丽;伍玲丽;司友斌;刘沁雪;;纳米银对四种不同性质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年05期

8 高党鸽;李亚娟;吕斌;马建中;;纳米银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纺织学报;2018年08期

9 张冰洁;刘倩;周群芳;张建清;江桂斌;;纳米银的神经毒理学效应[J];化学进展;2018年09期

10 徐明铭;谢强胜;张雅楠;翟光喜;;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领域应用中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春英;王黎明;陈瑞;江秀梅;;复杂生物体系中纳米银的代谢过程及其安全性考虑[A];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2 张寅清;夏俊超;刘永亮;强沥文;祝凌燕;;纳米银线在水环境中的硫化转化动力学和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3 吴昊;郭大伟;林俊;刘培党;黄志海;杨芳;朱玲英;赵昀;温龙平;顾宁;;纳米银可能的生物医用前景[A];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4 龙艳敏;胡立刚;严雪婷;周群芳;江桂斌;;基于表面化学的纳米银抗菌机制研究[A];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5 张托雅;刘倩;江桂斌;;腐殖酸对水体中纳米银长期稳定性的影响[A];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6 刘倩;梁勇;杨利民;王秋泉;;糖修饰的纳米银及其抗菌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7 韩瑞;孙永琨;;低浓度纳米银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性评估[A];中国解剖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5年

8 刘鑫;魏长平;董丽丹;赵胜男;李静;汪凤明;;新方法制备纳米银及其表征[A];2014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摘要集[C];2014年

9 许利耕;欧阳五庆;李树珍;何欣;;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复乳的体外抑菌活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巢静波;于素娟;冯迎娣;谭志强;刘睿;阴永光;刘景富;;抗菌产品及环境水样中纳米银和银离子的形态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耀东 通讯员 韩超;全球最大纳米银项目落户同安[N];厦门日报;2019年

2 记者 陶婷婷;纳米银让水体氮污染雪上加霜[N];上海科技报;2017年

3 记者 姜澎;东华大学完成纳米银服装研制[N];文汇报;2010年

4 名讯;纳米银抗菌家具鉴定会在珠海召开[N];消费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束洪福;10吨纳米银微粉生产线建成[N];科技日报;2005年

6 杨林;纳米银给创口消毒带来新的感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王秀兰;美环保局加强对纳米银应用监管[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四川 刘祥华;健康空调新热点:纳米银技术[N];电子报;2006年

9 驻绍兴记者 徐潇青 通讯员 赵国玲;头发丝万分之一大小的纳米银有何神奇?[N];杭州日报;2015年

10 晓亮;国家局明确纳米银类产品重新注册有关事宜[N];中国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亚宁;环境中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物化特性及其毒理学效应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蔡亚果;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柔性印刷电子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维波;多巴胺介导钛表面纳米银涂层的构建及其抗菌和成骨活性评价[D];山东大学;2019年

4 吴正国;壳聚糖基固定化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的绿色构建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李慧;纳米银增强荧光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大学;2013年

6 周炜;Ni/Au纳米锥阵列薄膜制备及与纳米银的烧结连接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钱易;多氯联苯及纳米银在亚致死浓度下的毒性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8 王娟;纳米银对土壤氮素微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9 严雪峰;纳米银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10 付善灿;纳米银焊膏无压低温烧结连接方法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封装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澍;功能化有机硅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防腐防污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9年

2 朱华;单宁酸-聚环糊精主客体自聚膜的构建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吉娜;UV固化纳米银抗菌口罩的制备[D];东华大学;2019年

4 冯雯瑞;城镇污水A~2O处理工艺中纳米银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5 刘珊珊;两种不同孔结构生物载体载银复合材料的杀菌性能比较[D];燕山大学;2019年

6 王迪;纳米银对鲤鱼鱼鳃的毒性效应及机制[D];云南大学;2018年

7 吴燕雄;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食品染色剂快速痕量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8 罗人杰;基于微宇宙模型的水环境中纳米银归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9 公昊;基于植物纤维的纳米银绿色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邓克莉;川贝母内生真菌介导纳米银的生物合成及其活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3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43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