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芡实酚类化合物对其淀粉消化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01.2
【图文】:
文献综述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芡实概述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睡莲科(Nymphaeaceae.),芡属,是一年生水生植物干燥成熟的种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历版中国药典所收载[1]。芡实又名鸡头果、鸡头莲、鸡头苞等,有“水中人参”的美誉,既是重要的食品资源,也是珍贵的药用材料。芡实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印度、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有“刺芡”(北芡)与“苏芡”(南芡)之分。芡实味甘、涩,性平,常用于养血安神、益肾固精、健脾、除湿[2, 3],在传统医学中已有数百年的历史[4]。芡实营养丰富,以其为原料开发的各类食品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具有较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常见的芡实类食品有芡实保健粥[5]、芡实饼干[6]、芡实香肠[7]、芡实乳酸菌饮料[8]等。
文献综述C三种最为常见,多数粮谷类淀粉结晶型为A型,属高结晶型淀粉,在15°、17°、18°和23°周围有衍射角特征衍射峰;B型为弱结晶型淀粉,通常块根、茎类淀粉的结晶型属B型,在17°周围处有一个显著的衍射峰,而20°、22°和24°周围会出现三个强度相对较弱的峰;而C型兼具前二者的特点,主要为豆类淀粉;直链淀粉与脂肪酸、乳化剂、丁醇或碘等的形成复合物时表现为V型,在7.5°,13.0°和20.0°处出现峰型结构[38]。天然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大多在20%-40%之间,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受直链淀粉的含量、支链淀粉外链的长度和分子质量和结构等的影响[39]。相对结晶度可通过计算得出,如Nara[40]等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1)如下:X =acaca (1)式中:X:相对结晶度;ac:结晶区域衍射峰面积;aa:非结晶区域衍射峰面积。
产地的苏芡相比,出仁率高,颜色偏黑,果形偏向长圆,芡实壳薄、紧实、质地脆易于去壳。图2-1 来源于13个产地的芡实全果(a)、果壳(b)和种仁(c)照片。Fig.2-1 The photos of whole fruit (a), shell(b) and seed (c) of Euryale Ferox Salisb from 13growing regions.表2-2 来源于13个产地的芡实的外观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静;;淀粉糊化检测方法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12期
2 张福荣;罗静丽;朱宝燕;;磷酸酯双淀粉在面粉改良剂中的应用[J];食品界;2016年12期
3 邵泽东;;淀粉的糊化与老化及其在烹调中的应用[J];食品界;2017年04期
4 刘恬;过世东;;影响水产饲料淀粉糊化度的因素[J];饲料研究;2008年05期
5 胡友军,周安国,杨凤,陈德;饲料淀粉糊化的适宜加工工艺参数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3年01期
6 胡友军,周安国,杨凤,陈德;饲料淀粉糊化的适宜加工工艺参数研究[J];饲料工业;2002年12期
7 黄杰;苗润生;;粗饲料的膨化[J];现代化农业;1988年10期
8 毛羽杨;影响菜肴勾芡的主要因素[J];食品科学;1988年12期
9 贾瑞海;谷物淀粉糊化温度BEPT的测定[J];贵州农业科学;1988年04期
10 王玉忠,郑长义,殷捷;土豆淀粉在酶作用下的糊化研究[J];酿酒科技;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建慧;刘钟栋;;高压淀粉糊化——深水压淀粉糊化的模拟(英文)[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刘钟栋;郭云昌;安红杰;王化斌;卢奎;路飞;李振兴;胡钧;;谷物淀粉糊化过程中形态变化的显微研究[A];全国第七届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STM'7)论文集(一)[C];2002年
3 熊鹰;汪济奎;程树军;;增塑剂对玉米淀粉糊化的影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琦琦;石瑛;陈伊里;;马铃薯高世代无性系淀粉糊化品质特性的评价[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5 张瑞娟;苏艳群;刘金刚;;淀粉复配施胶在瓦楞原纸表面施胶中的应用[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王菲;霍云龙;孟庆翔;;不同贮存方式对蒸汽压片玉米化学成分、淀粉糊化度和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靳京;煎中药先浸泡疗效更好[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2 韩香云;开水煮饭营养不流失[N];科技日报;2006年
3 应城市农业局 华连洪;甜面酱的制作[N];湖北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先扬;淀粉熔体原位接枝聚丙烯酰胺的流变动力学及其制备水凝胶的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陈雅玲;淀粉合成相关基因(酶)的互作及其对稻米品质形成的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朱大伟;三种关键栽培措施对软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年
4 高松洁;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灌浆期蔗糖代谢与淀粉合成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延奇;酸酶催化水解对淀粉结晶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苏军;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转化籼型杂交稻亲本及育种利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7 刘海英;喷施6-BA和PP_(333)对小麦籽粒产量、淀粉形成与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杨柳;大米蒸煮溶出淀粉对米饭质构的影响及米饭质构的电化学评价[D];吉林大学;2017年
9 李法德;食品物料通电加热及高压电场节能干燥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10 李三峰;水稻垩白基因OsBT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巍;抑制淀粉分支酶的玉米和水稻胚乳双相淀粉的结构和发育[D];扬州大学;2019年
2 魏珂;调控水稻淀粉代谢及糖转运关键基因表达的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3 丁月平;苦槠淀粉理化性质及其体外消化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4 戴昊;木薯双醛淀粉及其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5 张丽;余干芡实酚类化合物对其淀粉消化影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6 张艳;草甘膦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与缓释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7 李欢欢;糙米多酚对大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8 戴桂芳;冷水可溶改性蜡质玉米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9 刘雅云;基于茶多酚-壳聚糖纳米缓释体系的纳米纤维素/淀粉活性包装膜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黄傲蒙;膨化工艺对小麦饲用品质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2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5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