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智能炒菜机火控与炒菜装置的机电一体化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12 12:51
【摘要】:该课题的工作是设计与研发智能炒菜机的炒锅装置和加热装置。课题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炒锅与加热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另一部分是整个装置控制系统的研发。其中控制系统的研发包括了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首先,在论文绪论部分简要追溯了炒菜的历史文化。接着分析智能炒菜机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最后阐述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接下来论文第二章内容是智能炒菜机炒锅及整个炒菜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炒锅设计除了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与优化之外,还分析了炒锅的工作状态及功能实现。整个炒菜装置的设计则包括了固定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检测装置的设计。其中涉及到电机、齿轮、轴承和传感器的选用。论文第三章是加热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以及加热源的选择。首先详细分析对比了当前用于炒菜加热的各种热源的优、劣势。通过比较,选用了高效、节能的电磁加热作为炒菜机的加热源。根据炒锅的形状设计了绕着炒锅周围螺旋上升的加热线圈。设计过程涉及到功率确定、电感量大小计算以及电磁场的分析计算。最后把加热装置与炒锅装置组装起来,介绍整个炒菜装置的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第四章内容则主要是炒菜装置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介绍了炒菜装置的电气原理,电磁加热原理与实现,单片机芯片及控制板、PLC、上位机、开关电源的选用。最后把整个控制系统连接起来。论文第五章则是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包括了控制界面的编写,实现上、下位机的通信,数据的建立,控制程序的编写等。其中控制界面采用VC++6.0编写,上下位机采用串口通信,数据库则选用SQL 2005。控制程序在GX Developer集成开发环境中开发。最后一章是智能炒菜机的整体调试。经过实验验证,设计出来的火控与炒菜装置结构稳固、性能可靠,工艺性好。控制系统工作稳定,电磁兼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整个炉体装置具有强大的炒菜功能,炒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972.21;TP273.5
【图文】:

智能炒菜机火控与炒菜装置的机电一体化设计


图1-1简单家用型炒菜机逡逑-

智能炒菜机火控与炒菜装置的机电一体化设计


图1-2复杂商用型炒菜机逡逑Fig.邋1-2邋Type邋complex邋commercial邋cooking邋machine逡逑

炒锅,设计方案


Fig.2-1邋Design邋a邋fry邋pan逡逑方案2逡逑0(9?邋’邋■逡逑图2-2炒锅设计方案二逡逑Fig.2-2邋Design邋two邋fry邋pan逡逑上述是两种初步设计方案。咋一看,大同小异,只是锅口的形状不一样。方案二逡逑的锅口位置是收窄了,而方案一则没有。把锅口收窄的好处是整个锅体的聚能效果更逡逑好,在翻炒过程中菜会更好地聚集在一起。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设计有比逡逑较大的缺陷,比喻:1、锅体的加工难度比较大,成本高。2、出菜的时候不能很好的逡逑把菜自动倒到菜盘里。这与我们自动出菜的设计理念相违背。而方案一的设计相对来逡逑说工艺性比较好。炒菜过程中,为了减少热量损失,我们考虑了外加锅盖。因此,综逡逑合实践比较,我们选用了第一个方案。逡逑炒锅的设计方案确定以后,下一步工作是对炒锅进行设计优化[251。逡逑2.4方案优化逡逑仅有炒锅而没有搅拌机构就无法炒菜。当前采用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林章;螺线管电感的计算与测量[J];电测与仪表;1982年11期

2 周丛,钱建华,孙伟;ABS做家电外壳专用料的研制[J];黑龙江石油化工;2002年01期

3 牛思先;向征;;基于RS-422/485的串行异步通讯接口设计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10期

4 马皓;;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炉[J];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1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鲜明;炒菜机关键机构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祝俊;智能炒菜机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5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5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d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