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剂对发酵面团和馒头色度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08:40
【摘要】:本文研究了脂肪酶S(Lipopan S BG)、脂肪酶F(Lipopan F BG)、木聚糖酶(PentopanMono BG)、真菌α-淀粉酶(Fungamyl Fl2500SG)、葡萄糖氧化酶(Gluzyme Mono10000SG)对发酵面团和馒头L*值、b*值的影响,讨论馒头L*值发酵面团特性、馒头品质指标的关系,结论如下: 脂肪酶S、脂肪酶F、木聚糖酶、真菌α-淀粉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对发酵面团色度L*值都有提高作用。脂肪酶S和脂肪酶F对面团L*值影响最显著,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4mg/kg和70mg/kg;其次是木聚糖酶、真菌α-淀粉酶和葡萄糖氧化酶,最佳添加量分别是35mg/kg、14mg/kg和14mg/kg。 脂肪酶S、脂肪酶F和葡萄糖氧化酶能提高了发酵面团的抗拉伸阻力,降低发酵面团的粘性。木聚糖酶和真菌α-淀粉酶提高发酵面团的延展性、还原糖含量和相对自由水含量。 脂肪酶S、脂肪酶F、木聚糖酶、真菌α-淀粉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对馒头L*值都有提高作用,对b*值有降低作用,其中脂肪酶S和脂肪酶F的作用较显著。木聚糖酶和真菌α-淀粉酶能显著改善馒头比容、均匀度、硬度和感官总分。葡萄糖氧化酶对馒头比容、均匀度、硬度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馒头其他品质指标,得出酶制剂最佳添加量分别为脂肪酶S12mg/kg、脂肪酶F50mg/kg、木聚糖酶30mg/kg、真菌α-淀粉酶12mg/kg、葡萄糖氧化酶10mg/kg。 在馒头色度L*值与面团特性和馒头其他品质标的关系中,脂肪酶S、脂肪酶F和葡萄糖氧化酶能提高面团拉伸阻力降低面团粘性,从而改善馒头的内部组织均匀度和比容来提高馒头的色度L*值。木聚糖酶和真菌α-淀粉酶通过提高面团的延展性、面团还原糖含量和面团相对自由水含量,进而提高馒头内部组织均匀度和比容,降低馒头硬度来提高馒头的色度L*值。 脂肪酶S和脂肪酶F均能使面团中的黄色素含量降低,脂肪酶S和脂肪酶F添加量为14mg/kg和70mg/kg时,面粉中黄色素最低降至1.6013mg/kg和1.7707mg/kg。黄色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脂肪酶S和脂肪酶F添加量的增加,面团中酮羰基、酯羰基和内酯基峰比例之和与次甲基峰比例的比值S(羰基+内酯基)/S(次甲基)呈上升趋势,即脂肪酶S和脂肪酶F促进了黄色素的降解,产物中含有酮类、酯类和内酯类。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S972.132
【图文】:
图 2-1 面团拉伸特征曲线Figure 2-1 The profile of dough extensibility采用质构仪 Dough stickness DOU2_DSC 程序模式来面团粘性,所用标准探头。测试参数及测试指标意义如下:数:ode(测试模式) Autot Speed(测前速度) 0.5 mm/seceed(测试速度) 0.5 mm/secst Speed(测后速度) 10.00 mm/sec Force(触发力) 40.0 g Distance(回升距离) 4.0 mmt Time(接触时间) 0.1 sec Force(起点感应力) 5.0 g
图 2-2 面团粘性特征曲线Figure 2-2 The profile of dough stickness原糖的测定后的面团取下 10g,于醒发箱发酵 40min,供还原糖含量的测定。面定参照 GB/T 5009.7-2003 之直接滴定法。水性的测定实验是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测定面团的自旋弛豫时间 T2 分布2 反映了样品内部氢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与氢质子所受的束缚力及面粉中加入木聚糖酶后,由于木聚糖酶作用于面粉中的非水溶性木分水分含量会有所变化[45,46]。制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后的面团用天平称取 3.5g(精确到 0.01g)左右的面团,放入外径为 1
酶制剂对馒头色度的影响研究b*代表黄,-b*代表蓝。在 L*a*b*色彩空间欧几里德距离成正比,具有一定距离的两点色彩空间示意图。由图中三维空间的坐标分中心位置,即 0,物品的亮度值 L*就会越高品的 a*值和 b*值的影响。
本文编号:2762186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S972.132
【图文】:
图 2-1 面团拉伸特征曲线Figure 2-1 The profile of dough extensibility采用质构仪 Dough stickness DOU2_DSC 程序模式来面团粘性,所用标准探头。测试参数及测试指标意义如下:数:ode(测试模式) Autot Speed(测前速度) 0.5 mm/seceed(测试速度) 0.5 mm/secst Speed(测后速度) 10.00 mm/sec Force(触发力) 40.0 g Distance(回升距离) 4.0 mmt Time(接触时间) 0.1 sec Force(起点感应力) 5.0 g
图 2-2 面团粘性特征曲线Figure 2-2 The profile of dough stickness原糖的测定后的面团取下 10g,于醒发箱发酵 40min,供还原糖含量的测定。面定参照 GB/T 5009.7-2003 之直接滴定法。水性的测定实验是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测定面团的自旋弛豫时间 T2 分布2 反映了样品内部氢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与氢质子所受的束缚力及面粉中加入木聚糖酶后,由于木聚糖酶作用于面粉中的非水溶性木分水分含量会有所变化[45,46]。制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后的面团用天平称取 3.5g(精确到 0.01g)左右的面团,放入外径为 1
酶制剂对馒头色度的影响研究b*代表黄,-b*代表蓝。在 L*a*b*色彩空间欧几里德距离成正比,具有一定距离的两点色彩空间示意图。由图中三维空间的坐标分中心位置,即 0,物品的亮度值 L*就会越高品的 a*值和 b*值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秀秀;杨起简;关雪莲;马晓倩;;面粉色度的相关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1期
2 范璐;王美美;杨红卫;杨福勤;吴娜娜;;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识别五种植物油的研究[J];分析化学;2007年03期
3 付立海;孙景霞;闵凡新;;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J];化学教育;2005年12期
4 时有明;孙艳琳;魏生贤;晏翠琼;杨桃香;;万寿菊花渣中残余叶黄素酯的红外光谱分析[J];光谱实验室;2010年04期
5 刘晖;应用白度计测定小麦粉的加工精度的探讨[J];黑龙江粮油科技;1998年02期
6 古昆,陈静波,刘玫,张玉顺,杜开艳;叶黄素的几类降解反应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9年05期
7 刘维涓;;β-胡萝卜素氧化降解产物的GC-MS研究及形成机理探讨[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年06期
8 刘维涓;;叶黄素催化氧化降解产物的GC-MS分析鉴定[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年02期
9 魏安池,代红丽,李桂华;过氧化苯甲酰的性能及其在面粉中添加量的检测方法[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3年03期
10 岑涛;;乳化剂和酶制剂在发酵面制品中的改良作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华;小麦黄色素合成途径中Psy基因的克隆与分子特性及黄色素含量DH群体的构建[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2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6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