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饮用中国绿茶对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02:35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饮用中国绿茶对胃肠功能恢复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背景: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的实践表明,胃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可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且不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然而,目前还没有早期经口进食的规范和指南。目前已知结肠术后饮用咖啡可加速肠道功能恢复,其机制为咖啡因对肠道的刺激作用。中国是绿茶的生产、消费大国,且绿茶中也含有咖啡因,除此之外,绿茶中的茶碱、儿茶素等物质具有抗感染、抗炎、抗氧化等作用。于是我们设计了一项试验,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饮用绿茶是否加速了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研究方法:患者术后第1天随机分为饮茶组和饮水组,我们选择了崂山绿茶,料液比为1:200,用80摄氏度的水冲泡5分钟,然后过滤并冷却到适宜的饮用温度,茶叶只冲泡一次。绿茶组(GT组)术后第1天给予500 ml,第2天至1000 ml,维持至出院。饮水组(PW组)给予相同体积的饮用水。试验期间不允许饮用其他饮料,包括苏打水、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牛奶、酸奶、咖啡和果汁。所有在试验中的病人都在建立标准化的术后强化康复计划。主要终点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固体食物耐受性,次要终点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症状、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疲劳评分。同时,探讨胃肠激素、生化指标和炎症标志物的变化。研究结果:严格遵循CONSORT声明,最终饮茶组纳入38例,饮水组纳入39例。与饮水组相比,饮茶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固体食物耐受性明显缩短。饮茶组和饮水组首次肠音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3.39±9.03 vs.39.11±11.38,t=-6.706,P0.001);首次排气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7.23±13.46 vs.76.96±20.35,t=-7.580,P0.001);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78.70±25.77 vs.125.76±36.25,t=-6.557,P0.001);固体食物耐受性的平均时间为(62.20±16.15 vs 98.66±20.15,t=-8.747,P0.001)。术后住院时间GT组与PW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分别为(6.26±0.93 vs.7.05±1.01,t=-3.283,P0.002)。饮茶组疼痛程度及术后疲劳程度明显低于饮水组。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胃癌根治术后饮用中国绿茶可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未来可作为胃癌根治术后ERAS临床路径管理的措施之一。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5.2;TS201.4
【图文】:

流程图,流程图


CONSORT声明流程图

氟比洛芬,视觉,程度,趋势


两组的 VAS 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术后第 5 天(2.21±0.474 vs.2.38±0.493, P =0.118)及术后第 6 天(2.03±0.367 vs. 2.13±0.409, P =0.25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术后六天的 VAS 评分进行主效应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对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止痛药物消耗进行分析,术后第 1 天( 211.84±21.543mg vs. 219.23±24.643mg , P =0.165 ) 、 术 后 第 2 天( 186.84±25.160 mg vs. 191.03±25.318mg , P =0.469 ) 、 术 后 第 3 天( 172.37±25.195mg vs. 182.05±24.299mg , P =0.090 ) 、 术 后 第 4 天( 142.11±29.697mg vs. 148.72±26.870mg , P =0.309 ) 、 术 后 第 5 天( 118.42±24.443mg vs. 121.79±29.901mg , P =0.589 ) 及 术 后 第 6 天(75.00±25.336mg vs. 80.77±27.182mg,P =0.339)氟比洛芬酯消耗均无明显差异。(见图 4)

对照组,变化趋势,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术后疲劳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疲劳程度进行分析,采用术后疲劳评分,对术后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术后第 1 天(8.29±0.654 vs. 8.28±0.647,P0.960)及术后第二天(7.18±0.652 vs. 7.44±0.552,P =0.072)两组没有明显差,但术后第 3 天(5.89±0.453 vs. 6.51±0.506,P <0.001)、术后第 4 天5.32±0.471vs.5.92±0.532,P<0.001)、术后第5天(4.71±0.460vs.5.18±0.460, <0.001)及术后第 6 天(4.08±0.428 vs. 4.64±0.486,P <0.001),两组表现出显的统计学差异。(见图 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at Coughran;于英杰;;中国绿茶[J];茶世界;2020年05期

2 ;中国绿茶出口发展论坛在夹江县举行[J];茶道;2019年02期

3 江用文;;中国绿茶的魅力[J];茶博览;2017年06期

4 刘黎;张锡友;胡春学;严志慧;;中国绿茶国际市场分析及提升绿茶产业的对策[J];蚕桑茶叶通讯;2010年04期

5 ;“中国绿茶”饮料走俏日本[J];农业考古;2002年04期

6 王钟音;丰富多采的中国绿茶[J];农业考古;1995年04期

7 ;中国绿茶日本变脸[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2年06期

8 炎淼;中国绿茶[J];中国对外贸易;1998年10期

9 ;中国绿茶市场面临洗牌[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3年34期

10 ;中国绿茶绍兴诸暨宣言[J];茶博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柳萍;姜爱芹;霍学喜;;基于Malmquist指数的中国绿茶生产率变化及收敛性分析[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2 蔡泉宝;;抢救“黄茶”的探讨[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3 孙景淼;;中国绿茶产业发展现状[A];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志华;松阳茶叶:清风雨液 香飘四方[N];丽水日报;2017年

2 记者 唐宜贵 吴擒虎 通讯员 刘雅莉;峡江茶香飘四海[N];湖北日报;2017年

3 尹瑶;绿色打底 质量引领 铸就中国绿茶之都[N];乐山日报;2017年

4 林立;一片小小茶叶:向世界讲述峨眉山茶的故事[N];四川经济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尹瑶;我市荣获“中国绿茶之都”荣誉称号[N];乐山日报;2011年

6 ;中国绿茶日本变脸[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7 王思嘉 记者 杨志闻;中国绿茶产业与文化发展论坛本月在昌举行[N];南昌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家华;统一标准 打造“中国绿茶之都”[N];乐山日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尹瑶;“中国绿茶之都”转型提升[N];乐山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曹江帆;“十二五”基本建成“中国绿茶之都”[N];乐山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单;饮用中国绿茶对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2 曹新星;绿茶国际市场及中国的出口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吴金燮;中韩两国绿茶品质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0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00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1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