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泰山野生峨参的驯化栽培与峨参饼干加工

发布时间:2020-08-28 21:28
   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L.)Hoffm.)属于伞形科峨参属二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峨参具有补中益气、补肺平喘和祛瘀生新之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1988),根主治:跌打损伤,腰痛,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老人尿频,水肿;叶外用治创伤。习称土田七、金山田七、萝卜七等,其鲜嫩的地上茎叶和干燥的根都具有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因峨参其独特的补虚健脾强身功效和良好的口感,使得峨参药材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但由于峨参生长环境的不断恶化和泰山植物保护区的建立,野生峨参资源和可采集地点不断减少。因此急需开展泰山周边峨参种质资源的调查和野生驯化栽培及产品开发研究,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保护。本项目拟通过调查泰山峨参分布范围、蕴藏量等信息,开展峨参驯化栽培研究,为峨参资源的区域性资源开发和合理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泰山地区野生峨参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走访以及野外样地调查、市场调查的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相似生境特点和植被类型的区域,调查其在泰山的资源分布、生境状况、伴生植物、生物学特性、分布面积、蕴藏量,收集对比了来自泰山4个野生居群的峨参生长状态和种质50份,利用种子和无性繁殖技术进行大田扩繁驯化,主要结果如下:野生峨参群落散布于泰山岱顶、桃花源、后石坞、天烛峰、仙鹤湾以及娘娘庙200-1400米林下溪边、盘道旁、高山沟谷均有分布。岱顶前后坡发现约0.5 km~2,合计单位区域内蕴藏量达9.984kg/km~2;在桃花源三岔保护区发现大片约2.6 km~2,合计储量最高可达51.918kg/km~2;在后石坞自然保护区索道站和铜器行发现约4.8 km~2,区域储量可达95.85kg/km~2;在天烛峰自然保护区发现约0.3 km~2,区域储量可达5.99kg/km~2,发现野生峨参生长规律,在泰山地区能成片生长,每平方米植株个体密度大,种子幼苗多且能无性块根繁殖,采挖后能很快恢复幼苗,但需要2、3年的生长根才能完成营养成分的物质积累,进行资源采集,所以不能大面积采挖破坏野生资源,需要人工繁育保护野生资源。引种驯化的关键技术。野生峨参种子长卵形,单株多达1350粒,种子育苗驯化选取两年、三年生植株采收,背阴处沙藏,育苗时用水淘洗选取下层种子,人工低温处理在低温5-10℃下萌发率最高,湿润环境下萌发和出芽率高达92%。待开春解冻后可先育苗,再移栽出苗好。无性繁殖移栽一、二年生小根易成活,第二年后移栽;早春三月份采挖2、3年生,高3.5cm左右的苗;10月底采挖根头直径1—1.5cm的峨参根都可直接引种。通过对比野生和栽培峨参发现栽培引种峨参出芽到地上枯萎,苗粗、外观和根外观性状及饮片、峨参内脂含量无差异。以根分株繁殖能很快扩大形成规模和产量,栽培情况下不开花的第二年春就可以采挖利用,利用两种方法育苗繁育都取得成功,以根繁殖第二年根平均干重即能达42.36克,可供药用或食用,能形成产量和经济效益。开发出一种以中药中健脾养胃类中药保健验方为基础,配合当今流行的养生健康理念,以饼干的产品形式进行加工与开发,制得具有补虚健脾强身功能的中药特色饼干。研究结果掌握了泰山周边野生峨参资源及其驯化特点,开发道地产区独特峨参品种、保护特有资源、利于中药食品的工业化生产、运输和流通,为开发出新的创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提供基本依据。
【学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S213.22;S567.2
【部分图文】:

线路图,泰山,线路,保护林


泰山岱顶前后坡线路

线路图,桃花源,线路,保护林


桃花源线路

线路图,线路,样方,样地


图 3 后石坞线路 图 4 天烛峰保护林区线路(3)在上述调查区域内各设置 5 km2范围的样地,再根据天然植被情况设置样地,以保证此次峨参资源调查的科学性,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植被类型数据的特点,以及每个代表区域的地理环境、地形地貌不同,在代表区域 1—4 内设置 4 个样地,每个样地 4 个样方套,样方套总数 16 个。针对特殊的样地情况,预先每个样地多设置一个样地进行替换。2、样方套设计以样地位置为中心点,在其 1 公里范围内布设样方套,由 5 个(10 10m)不同大小样方组成的总体,该总体包括 1 个 10 10m 的乔木样方,1 个 5 5m 的灌木样方和4 个 2×2m 的峨参样方。每个样方套内的 6 个样方采用固定编号,如图所(10×10m 的乔木样方编号为 1, 5×5m 的灌木样方编号为 2,2×2m 的峨参样方编号为 1、 3、 4、5、 6)任取四个记录。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的要求”填报数据。6 个样方的位置关系如下图 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超英;;基于细胞凋亡调节基因为靶点的峨参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学术动态;2010年03期

2 郭晴晴;马超英;龙晓芝;;近年来峨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年04期

3 丁昭莉;王岳峰;刘苡菡;;峨参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4 冯华;耿耘;马超英;魏靖明;;峨参胶囊的提取和成型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5 黄艳娇;马超英;马保玉;李永超;耿耘;;峨参内酯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09期

6 王承禄;;峨参林下种植管理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8年03期

7 王毅;耿耘;马超英;;峨参内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8 李静;马超英;;峨参化学成分提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9 宋磊;耿耘;马超英;王毅;马向华;;4’-去甲峨参内酯对四种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04期

10 杨超;唐静雯;涂显琴;耿耘;马超英;;峨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斌;泰山野生峨参的驯化栽培与峨参饼干加工[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2 宁倪;峨参联合5-氟尿嘧啶在体内抗结肠癌作用及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3 王毅;峨参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永超;峨参内酯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峨参内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吴姗姗;峨参内酯与氟尿嘧啶联用对结肠癌、肺癌多细胞球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张婷;峨参内酯联合5-FU抗结肠癌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7 马保玉;峨参提取物和峨参内酯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及对细胞凋亡的观察[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丁昭莉;峨参的毒性及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免疫作用观察[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静;峨参化学成分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马向华;峨参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8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08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