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莲子结合酚对3T3-L1细胞和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07:29
   莲子具有清热降火、降血压、促进睡眠之功效。现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摄入富含酚类物质的食物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莲子为原料,通过碱法提取莲子中结合酚类物质(lotus seed bound phenolics,LBP),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酚类成分进行分析。此外,通过分析LBP对3T3-L1脂肪细胞和高脂饮食小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以及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探讨其调节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其研究结果对揭示莲子的健康效应机制,引导合理膳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建宁莲子为原料,研究溶剂酸碱、碱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莲子结合酚含量的影响。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结合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鲜莲结合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2.8 mol/L、料液比1:25(g/mL)、水解时间3.7 h,在此条件下,实测结合酚得率达(8.483±0.063)mg/g(以鲜莲干质量计)。(2)以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为萃取剂分离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结合酚,比较不同部位结合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性能,并对结合酚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子正丁醇相的结合酚含量最高,而正丁醇、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结合酚浓度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此外,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表明,正丁醇相富含原儿茶酸(0.42±0.12mg/g),咖啡酸(0.23±0.08mg/g),鞣花酸(0.15±0.06mg/g)三种酚类成分。综上所述,莲子正丁醇相富含结合酚类成分,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3)以3T3-L1细胞为模型,研究LBP的体外抗肥胖作用。结果表明LBP的浓度在100μg/mL以内,对3T3-L1细胞不具有毒性。在此浓度范围内,细胞内脂质含量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此外,LBP(50和100μg/mL)处理可激活腺苷一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同时下调脂肪生成相关基因(PPARγ,C/EBPα,SREBP-1c,LPL,FAS,aP2)和上调脂解基因脂联素(adiponectin)的表达。因此,LBP可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从而实现抑制脂肪生成的作用。(4)以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为模型,研究LBP的体内抗肥胖作用。全部小鼠适应一周后,被分为4个组:正常饮食组(ND)、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饮食+LBP组(HFD+LBP)和高脂饮食+绿原酸组(HFD+CGA,阳性对照)。HFD+LBP和HFD+CGA组小鼠分别按照400 mg/kg·d和150 mg/kg·d剂量灌胃,实验周期为6周。实验结束后,取血浆、肝脏、附睾脂肪用于后续分析。结果表明LBP可减少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血浆的脂质水平,抑制脂肪组织肥大和肝脏内脂质沉积。此外,相较于HFD组,LBP处理可促进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脂肪组织AMPK磷酸化,同时下调与脂肪生成相关基因PPARγ,C/EBPα,SREBP-1c,LPL,FAS,aP2和GPR43的mRNA表达量和上调adiponectin表达。综上,LBP产生抗肥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激活了AMPK信号通路有关。(5)进一步研究LBP的抗肥胖机理,我们对不同饮食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HFD组,ND组的Firmicutes/Bacteroidetes比值显著下降,而LBP处理可适当地减少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菌门的数量,并促进有益菌科Verrucomicrobiacea和它的属Akkermansia的增长和抑制肥胖相关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e的数量。综上所述,LBP可能有益地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
【学位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S201.4
【部分图文】:

莲子,主要结构


合酚对 3T3-L1 细胞和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第一章 文献综述研究进展要产地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莲的成熟种子,形状大多是椭圆形或球般长度 1.2-1.8cm,直径 0.8-1.4cm,重量 1.1-1.4g(图 1-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以湖南湘莲、浙江衢莲为上品。

纤维素,分子,碱浓度,多酚


合酚与纤维素分子共价键结合[26]:(a)4-羟基苯甲酸与酯键(b)儿茶素与柚皮素与碳碳单键Representative covalent bonds found in insoluble-bound phenolics; (a) esterxy benzoic acid (b) ether bond of catechin and (c) carbon-carbon bond of naattached to cellulose molecule酚提取方法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结合酚提取方法,可有效地破坏多酚与细胞和酯键,释放出结合酚,其中以 NaOH 法最为常见,KOH 为报道。碱浓度、时间、温度以及辅助处理方式(微波,超声波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刘天行等[34]以碱浓度(1~6mol/L)和为单因素提取小米中结合态多酚,结果表明结合酚的含量在 l/L,时间为 4h 达到到最大值,若继续增加提取时间,多酚物

酚类化合物,肠道


桂酰酯酶;B:钠-葡萄糖共转用载体;C: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D:β-葡萄E:酯酶和木聚糖酶。图 1-3 酚类化合物在肠道的主要吸收途径Fig. 1-3 Absorption pathways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酚在脂肪生成和肥胖发生中的作用多酚与脂肪组织肪组织具有不同的颜色、形态、代谢功能、生化特性和基因表达模包括人类和小鼠)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脂肪,即白色脂肪和棕色肪广泛分布在体内皮下组织和内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保护器官、负热能以备不时之需,若过多也可能对健康有负面影响,从而引起胰综合征和肥胖病等疾病的发生。棕色脂肪主要位于人体颈部以及烧储存为脂肪的能量,同时消耗葡萄糖并燃烧脂肪将其转变为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家骏,芮海凤;镰刀菌素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及硒的保护作用[J];环境化学;1989年06期

2 王会中,陈竞新,詹林盛,王全立;小鼠脂联素受体2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1期

3 毛丽梅;陈艳;丁强;彭安芳;夏亮;祁振英;;膳食蛋白质对大鼠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10期

4 王宝金;杨侃;石磊;;几丁聚糖对高血脂小鼠脂代谢的影响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20期

5 刘明斌;凌文华;余小平;;清道夫受体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8年04期

6 李家贤,赵祥文,傅敏庄,鲁重元,黎定疆;山莨菪碱对内毒素小鼠脂类过氧化的抑制作用[J];湖南医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7 于飞;李岩溪;任亚浩;王博涵;郑晓楠;康思雯;赵越;杨军;;白藜芦醇对高脂模型小鼠脂代谢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11期

8 丘丰,胡怡秀,周月婵,臧雪冰,胡余明,聂焱;市售槟榔对小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2年06期

9 李园媛,巴军,郜中平,钟兰宇;环氧氯丙烷对小鼠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J];青海科技;2005年02期

10 刘建新;周青;周俐;赵海燕;连其深;;蛇床子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英华;中链脂肪酸对肥胖小鼠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2 孔勤;糖肾方改善C57BLKS/J db/db小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黄明;Enterobacter cloacae Z0206多糖的制备及其缓解高脂饲喂小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免疫学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宇;莲子结合酚对3T3-L1细胞和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2 黄国任;1,3-二氯-2-丙醇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王修婧;不同比率DHA/EPA干预高脂小鼠脂质代谢作用及机制[D];武汉轻工大学;2016年

4 马宏峰;亚油酸对高脂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吴艳;常用抗生素诱导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肠道菌群变化的机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胡戈;运动和限食对食源性肥胖大鼠脂联素、脂酶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李天凤;微囊藻毒素-LR暴露与C57BL/6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实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周佳;ω-3 PUFAs通过Fra1/Fra2调控C57BL/6J小鼠脂质代谢作用[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9 郑贝贝;黄连素对模型大鼠脂联素的影响及其联合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靖;甘氨酸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对肝脂肪变性的抑制作用[D];暨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0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60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b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