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纯棉纱线结构与性能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11 21:32
   纯棉织物具有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等优点,但纯棉织物在穿着过程中易变形、易起皱,影响其服用性能。目前,企业中多数采用化学整理方法改善织物的抗皱性,效果虽然显著,但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安全健康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出现绿色、变革、创新等字样,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因此,不采用化学方法或者少用化学方法改善纯棉织物的抗皱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本文以7.3tex×2纯棉股线为实验用纱,通过实验与分析发现纱线力学性能与织物折皱回复角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纱线力学参数与织物折皱回复角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改变股线与单纱的捻系数比、纱线烧毛和丝光工艺,逐步改善纱线的结构与性能,从而改善织物的抗皱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纱线力学参数的影响。纱线断裂功、抱合力、初始模量均与织物折皱回复角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折皱回复角与三个力学参数的回归模型理论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百分比小于3.3%;(2)捻系数的影响。当单纱捻系数390、股线与单纱捻系数比值为1.41时,股线的性能与织物的抗皱性最佳,此时股线的断裂强力、强力不匀率、断裂伸长率、实际线密度、条干变异系数分别为388.2cN、3.35%、6.5%、14.73tex、9.36%,织物正反面总折皱回复角为421.9°;(3)烧毛工艺的影响。以最优埝系数比股线为原料,烧毛温度1000℃、车速800m/min时,股线的性能与织物的抗皱性最佳,此时纱线的条干变异系数、毛羽值、毛羽偏差、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分别为8.85%、2.32、0.38、368.7cN、6.5%,织物正反面总的折皱回复角为441.7°;(4)丝光工艺的影响。以最优埝系数比、烧毛工艺下的股线为原料,NaOH浓度250g/l、温度20℃、时间180s时,股线的性能与织物的抗皱性最佳,此时纱线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条干变异系数、毛羽值分别为465.9cN、6.3%、2.41N/tex、8.77%、9.76,织物正反面总的折皱回复角为467.4°,相比企业中同种规格的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了2 1.4%。本文的研究说明了纱线的力学性能与织物折皱回复性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改变埝系数比、烧毛、丝光工艺可以改善纱线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从而改善织物的抗皱性,为纯棉织物抗皱性的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学位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S101.923
【部分图文】:

纯棉织物


1.1织物抗皱概述??1.1.1织物抗皱的起源??20世纪30、40年代,Kenneth?Lee作为公司的研发部负责人,他对开发人??员提出的一个要求,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评价服装面料优劣的标准之一。Tootal??Broadhurst?Lee公司位于英国曼彻斯特,是当时生产规模与研发能力很强的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很多纺织领域的专家也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中。在一次会议??上,Kenneth?Lee向参加会议的人员操作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他先拿起了一??块毛织物,将手中的毛织物紧紧的揉搓之后放在桌子上,任其自由伸展,毛织物??很快折皱消失变得平整;随后他用同样的方式和力量揉搓纯棉织物,纯棉织物起??皱严重,很难回复原状,如图1-1所示,图(a)为纯棉织物,图(b)为纯羊毛??织物。演示结束后,Kenneth?Lee对公司的开发人员说:我要求你们,将纯棉织??物做成像羊毛织物这样[1]。??

纱线


,性能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的改善抗皱性能。??织物折皱的过程与机理??物产生折皱,从宏观上来讲,可以理解为织物受到外力发生弯曲变形,中的纱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引纱线中的纤维产生弯曲变形,当外力形的纤维不能及时回复到原始状态,导致变形的纱线和织物不能及时状态,或回复的程度较低所致。从这个过程可知,织物形成折皱主要线和织物三部分影响,其中,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为主要影响因素。当定后,影响织物抗皱性的主要因素为纱线的结构和性能。??文主要研宄纯棉股线的结构和性能对织物抗皱性的影响,因此,主要阐述织物折皱形成的机理。纱线的弯曲变形过程可近似地看作直棒的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时,纱线的外层受到拉伸,内层受到压缩作用,的中心区域则受到的影响很小[22],如图1-2所示。尽管拉压应力的作,但这种弯曲形变正是纱线外层拉伸和内层压缩在宏观上的综合反映

纱线,织物结构,纤维


1.2纱线的规格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主要由纤维、纱线、织物三部分的结构与性能决定[28#],??如图1-3所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纯棉平纹织物的抗皱性,原料和织物结构都??是固定的,因此探宄纱线的结构和性能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下面主要从纱线??的捻度、捻向、线密度这三方面来分析。??纤维性质|?|纱线结构??纱线1性质|?|织物结构???????织物性质??图1-3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性质的关系??1.2.1搶度??对于短纤维来说,捻度可以将纤维聚集在一起并给予纱体一定程度的凝聚力,??它决定着加工后纱线的性能以及由纱线组成织物的性能。如图1-4所示为短纤纱??强度与捻度的关系,该图反映了随着纱线捻度的变化,纱线受到外界的拉伸作用??力时纱线内部纤维的状态。纱线捻度过小,作用在纤维间的抱合力小、摩擦力小,??纤维松散,当受到外界压力或拉力时,纤维容易移动,导致纱线容易发生不可回??复的形变,从而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变差;纱线的捻度过大,纱体自身产生较大的??扭转,纤维间抱合力大,此时纱线中的纤维产生严重的变形,当外力作用时,纤??维间相互产生较小的位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壳聚糖的降解及其对真丝绸抗皱性能的影响[J];江苏纺织;2009年06期

2 卢雨正,高卫东,王鸿博;织物抗皱性能的评价方法[J];丝绸;2005年11期

3 郭昕;许兰杰;;毛织物的抗皱性能与其结构参数关系的探讨[J];山东纺织科技;2012年04期

4 陈鸿斌;张才前;;面料抗皱性能规律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2年04期

5 石红,杨伟忠,张小英,丁丽洁;纺织产品抗皱性能测定方法研究[J];染整技术;2003年02期

6 赵庭良,任国华,刘玉文,田尚龙;一种评定板料抗皱性能的新方法[J];汽车工程;1994年06期

7 王衡东,邱士龙,叶寅,谢雷东,盛康龙;辐射接枝丙烯酸改善真丝绸抗皱性能研究[J];丝绸;2002年01期

8 张才前;;涤/毛平纹织物各向抗皱性能差异分析[J];毛纺科技;2012年11期

9 何忠保,赵庭良,胡凌,田尚龙,张万教;板材抗皱性能的测试方法[J];汽车工艺与材料;1996年05期

10 程浩南;;接枝共聚提高蚕丝染色及抗皱性能的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晶;纯棉纱线结构与性能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2 赵园园;精纺毛织物抗皱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3 杜帅英;基于YBT模型的汽车薄钢板抗皱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陈黎;低温氧等离子体—壳聚糖对真丝织物的整理[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5 马吉宏;棉织物无甲醛免烫阻燃复合功能整理[D];东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9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79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