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制革污泥中特征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19:56
   我国皮革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制革污泥作为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往往大量被掩埋或堆置在未修防渗层的农田区,污泥中可溶性污染物随降水淋滤下渗,导致包气带乃至地下水污染。本文以河北省辛集市某制革污泥堆放场地为研究区,分析制革污泥的基本性质,在确定特征污染物为铬和氨氮的基础上,首先对研究区典型土壤剖面中铬和氨氮的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室内静态及动态浸出实验,研究了制革污泥中氨氮的溶解释放规律。其次,通过吸附实验和一维土柱实验研究不同介质(粉土和细砂)对三价铬和氨氮的吸附机理,揭示了Cr(Ⅲ)和氨氮共存条件下对土壤吸附氨氮的影响。最后,通过示踪实验获取介质的基本参数,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预测了氨氮在粉土介质中不同时间段的迁移距离,评估污泥中氨氮释放可能对包气带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风险。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污泥中高含量的氨氮及铬已对包气带浅层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铬在土壤中受吸附和沉淀作用明显,难以向下迁移。但氨氮迁移较强,环境风险较大。2、固液比的减小、浸出时间的增长、温度的升高以及pH的降低均能促进污泥中氨氮的释放;淋滤实验表明氨氮快速释放,随时间推进,下降速度趋于缓慢。3、粉土和细砂对氨氮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作用,氨氮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ich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较高。粉土对Cr(Ⅲ)有较强的吸附能力,Cr(Ⅲ)的存在会降低粉土对氨氮的吸附能力。4、氨氮在包气带介质中运移过程受到明显的吸附作用的影响,穿透曲线出现了明显的拖尾现象。Cr(Ⅲ)在粉土柱几乎不发生迁移,Cr(Ⅲ)在细砂柱中迁移受pH影响较大,迁移过程较为缓慢。5、在未考虑硝化作用的情况下,利用Hydrus-1D对氨氮研究区45m厚包气带中迁移过程进行模拟,表明低浓度氨氮短时间内很难对穿透包气带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而高浓度在长时间作用会造成地下水氨氮污染。
【学位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794;X131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包气带,特征污染物,氨氮


1 绪论研究固液比、浸出时间、温度和浸取剂 pH 值等环境因同环境条件下制革污泥中污泥中特征污染物的释放规律污染物在不同包气带介质中的吸附行为研究渗滤液中特征污染物Cr(Ⅲ)和氨氮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不细砂、粉土)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实验、一维柱模拟实验,获取污染物在不同土壤中的平均渗透系数、弥散系数、分在粉土中迁移过程模拟和静态吸附实验获取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浓度氨氮在包气带中迁移,总结氨氮在包气带中的迁移线

剖面图,污泥堆,场地,剖面图


累计开展浅层包气带土壤剖面钻探3个,完成制革污泥、土壤样品采集与测试 50 余组,并对制革污泥的理化特征和其中污染物浓度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检测了剖面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中铬和氨氮浓度。分析了制革污泥中铬和氨氮含量以及其在包气带埋深0-160cm 内的垂向分布规律以及污染特征,探讨制革污泥堆存状态下对包气带的污染风险。2.1 研究区概况本次研究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辛集市是全国著名的皮革业中心。近些年,虽然辛集皮革业发展快速、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然而造成了制革污染物累积,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锚营制革工业区大约有 200 家企业,主要以从事皮革的生产、加工为主。工业区虽然已对各企业产生的制革废水进行了有效处理,但是未有效地处置大量的制革污泥,而是将其随意堆放或填埋在农田区,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环境[51]。前期实地调研发现,虽然锚营村工业园区目前已配有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附近沟渠无工业废水,但是在附近农田发现 2 处大面积的皮革污泥堆存场(图 2-1),气味刺鼻,附近寸草不生。

污泥堆,场地


周边为农田(图2-2)。在 2014 年以前,该地区主要为荒废的农田区(未污染),2014 年以后开始在坑中大量堆放的制革污泥,污泥堆存面积约 30000m2。2017 年对该制革污泥污染场地完成异位修复处理。图 2-2 场地历史变迁图(左:污泥堆存前 右:污泥堆存后)Fig.2-2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site (left: before sludge storage right: after sludge storage)2.1.2 地理气候条件研究区选择的取样地点位于河北省辛集市,辛集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四季分明,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降雨量 401.1~595.9 毫米,年平均降雨量约 480.7 毫米。年平均气温约为 12.5℃,一月份最冷,七月份最热。2.1.3 水文地质条件辛集市内无天然地表河流水系。土母质主要是滹沱河和黄河沉积物,属冲积母质。研究区内包气带介质以粉土和粉质粘为主(如图 2-3 和 2-4)。研究区属于地下水漏斗区,浅层地下水位埋深达 45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琼;;从韩国经验透视中国污泥政策障碍[J];给水排水动态;2017年04期

2 ;日本大阪利用新技术使污泥“变废为宝”[J];中国建材资讯;2015年06期

3 ;污泥发电绍兴新能源有亮色[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01期

4 廖永芳;;新型污泥处理装置的工程评价[J];炼油设计;1982年01期

5 南彦斌;雷克刚;王向举;李秦翔;黄剑明;邵兆伟;;污泥处理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甘肃科技;2019年16期

6 卢璟豪;;一种沙漠用污泥种植块及沙漠仿真种植方法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08期

7 李小英;;污泥堆肥对水仙生长的影响[J];生物学教学;2017年05期

8 陈祥;徐福银;包兵;胡艳燕;陈萌;;污泥处理产物和产品园林利用的分析[J];给水排水;2017年06期

9 王翼;;云南山区污泥处理厂设计方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年05期

10 刘佰秋;;给水厂的污水及污泥处理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晋;臭氧/热水解与厌氧消化组合工艺对制药污泥产甲烷性能与抗药基因去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潘杨;污泥转移SBR工艺对聚磷菌的筛选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3 张健;A/O-MBR+O_3溶胞组合工艺污泥减量及强化脱氮效能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董浩;制革污泥与煤在流化床内的共处置燃烧和铬迁移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5 方文;污泥堆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的释放及分配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6 张健;热水解污泥—餐厨垃圾协同厌氧消化及产甲烷动力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7 张强;污泥高效气化协同制备灰基吸附剂的定向调控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8 韩亨达;钙铁氧化物对污泥热解痕量元素释放及热解油芳香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9 吴宇琦;电离辐射与热水解破解污泥机理及其资源化利用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10 赵亚洲;污泥掺烧生物质对砷形态转化及磷有效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廷;污泥改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2 肖祖飞;制药污泥的堆肥化对抗生素降解及ARGs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3 胡文斌;过氧化钙减量污泥同步回收磷试验研究及流程建立[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4 何顺;污泥和香蕉秸秆协同两相厌氧发酵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5 张欣蕾;污泥干燥及燃烧排放特性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6 李文浩;污泥内循环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7 姜璐;青岛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处理技术方案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9年

8 王逸飞;铝污泥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9年

9 彭小乐;不同改性污泥陶粒对室内甲醛的吸附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10 牛亚芬;给水污泥及其制备陶粒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9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9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6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