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基于皮肤血流的产后收腹带着装压力舒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1 10:46
  产后女性形体的走样不利于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面对难以消除的大肚腩和身材的走样,产后女性会积极穿着收腹带以实现形体的早日恢复,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然产后收腹带在使用过程中压力过小,达不到收腹束腰的效果,压力过大则导致呼吸困难,血流受阻,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本文立足于产后收腹带,基于皮肤血流生理指标,研究产后收腹带的压力舒适性。首先,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产后人群对产后收腹带的消费需求与喜好,及穿着过程中存在的舒适性问题,了解到产后人群喜爱的款式为单向伸拉式,颜色为浅色系,面料为透湿透气性能良好的棉面料。其次,采集到62位产后6个月内的女性身体尺寸数据,并划分出瘦体型、标准体型、胖体型三种体型,通过对比穿着前后人体尺寸数据,了解到产后收腹带对人体形体变化有显著影响,但对三种体型人群的收腹束腰效果不一致,按收腰效果明显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标准体型>胖体型>瘦体型,按束腹效果明显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胖体型>标准体型>瘦体型。然后,选取距离标准体聚类中心最近的15位受试者参与压力测量实验,探究不同粘合位置、不同姿势下的压力变化,并通过主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得出舒适压力... 

【文章来源】: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皮肤血流的产后收腹带着装压力舒适性研究


孕前孕后形体及器官变化图

变化图,腹直肌,变化图,腹部


孕期随着腹部不断增大,极易导致其腹部肌肉及腹内外侧斜肌被过度拉伸,即腹直肌分离[46],如图2-2 所示。图 2-2 孕前、孕后、产后腹直肌变化图其三是全身性肥胖或局部腹壁脂肪组织的堆积造成的腹部突出和腰部线条失衡。妊娠和分娩后,下丘脑—性腺系统的功能会出现暂时紊乱,脂肪代谢失去了怀孕前的平衡,且在产褥期易造成营养过剩,再加上女性缺乏健康合宜的锻炼造成腹部脂肪堆积[47]。分娩后女性的子宫和腹腔空出位置,腰腹部松弛的肌肉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孕前紧实的状态。在重力的影响下,容易出现身体器官下垂的情况,腹壁之间的脂肪也会逐步囤积,从而慢慢形成大肚腩,影响腰腹部线条的美感。2.1.2 产后收腹带(1)定义及发展历史产后收腹带作为辅助产后女性养护身体、恢复形体的工具,是一种借助物理方法束腰收腹、凸显曲线的塑身类用品。亦可称作腰封,或腰夹、束腰等[48],是塑身紧身服装类的一个分支。是针对松弛或较粗的腰部进行局部围裹的用品,可以有效塑造优美曲线[49]。产后收腹带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因为纱布轻薄,透湿透气

分割线,位置,女性形体,有效调整


图 2-3 分割线与省的位置[51]据材质和粗细程度的不同,又称胶骨、胶条、钢撑作用。产后收腹带在纵向上使用韧性强、不易变形女性形体做出有效调整。各部位的撑条因位置设置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影响与意义[J]. 杨萍.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产后形体曲线的恢复对女性心理的影响[J]. 王惠云.  中国医疗美容. 2017(08)
[3]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J]. 王影,张洁,冯艳霞,马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02)
[4]基于生理学指标的着装压力舒适性研究[J]. 尹玲,夏蕾.  人类工效学. 2015(06)
[5]关于纺织新材料应用中人体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测定方法研究[J]. 许华港.  纺织导报. 2015(06)
[6]塑身内衣对人体生理影响的测试实验[J]. 郭兆蓉,徐军,刘雪婷.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2(02)
[7]女性泳装压力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J]. 许黛芳,刘冬云,吴志明.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8]塑身内衣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姚艳菊,陈雁.  国际纺织导报. 2010(11)
[9]婴儿内衣设计探析[J]. 张英.  纺织导报. 2010(06)
[10]调整型内衣的结构与工艺设计[J]. 严燕连.  针织工业. 2009(03)

博士论文
[1]弹力运动背心的压感舒适性研究[D]. 刘红.江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女短袜袜口压力舒适性研究[D]. 张兰.西安工程大学 2018
[2]基于血流量和运动心率的运动文胸压力舒适性研究[D]. 岑司竹.东华大学 2017
[3]紧身着装作用对皮肤血流的影响研究[D]. 黄亚南.苏州大学 2012
[4]基于人体心血管生理的颈部服装压力舒适性研究[D]. 陈星毅.江南大学 2010
[5]下肢着装压迫对皮肤血流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D]. 卢业虎.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10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910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8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