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基于周期势随机共振的印刷机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19:29
  印刷设备轴承的故障诊断对保证印刷机良好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轴承作为印刷设备的传动支承部件,长期工作在受力不均匀、摩擦、发热等恶劣的环境下,容易出现磨损、内外圈破裂、滚珠破裂等故障。考虑到印刷机工作状态下,往往伴随着较大的背景噪声,早期故障轴承的信号属于微弱信号,较难检测,本课题采用周期势随机共振方法,通过利用噪声增强轴承的故障特征,可以从振动信号中较准确地识别轴承的微弱故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传统的双稳态随机共振存在的输出饱和缺陷,本文研究并建立了周期势随机共振系统模型。该模型系统参数可独立调节、互不影响,因此可有效避免输出饱和现象。为克服传统随机共振仅满足于小参数条件,研究了变尺度周期势随机共振用于大频率下的故障检测,利用仿真信号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传统随机共振在故障频率未知的情况下,实现随机共振较为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自适应周期势随机共振的轴承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以输出信噪比作为优化指标,可自适应的实现轴承故障检测,仿真信号和实验信号均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诊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有效的识别故障频率,且获得了较大的输出信噪比,展现出较强的故障提取...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周期势随机共振的印刷机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随机共振结构框图

随机共振,饱和现象


图 2-3 传统随机共振输出饱和现象Fig 2-3 Output saturation phenomenon for the classic SR小结主要研究了基于双稳态随机共振的基础理论。首先介绍了描述布朗粒子之万方程,然后引入了随机共振的非线性郎之万方程及福克-普朗克方稳态随机共振的模型,分析了随机共振产生的机理,给出了随机共振数nge-Kutta 方程。最后从函数及模型势阱方面重点分析了双稳态随机共振为后续章节提供了理论支持。

流程图,流程图,随机共振,指标


指标知,随机共振系统参数的选择对于系统共振的产生和共振输出的效果有试指标被用来评估系统参数产生共振效果的好坏。信噪比[]常被用来作指标。本文中 GWO 算法的目标函数为输出信噪比outSNR ,outSNR 的具10 /2110logdout Ni diASNRA A (据长度,Ad代表输出功率谱的谱峰值,/21Ni diA A= -表示输出功率谱中有幅度的总和。流程GWO 的自适应周期势随机共振的轴承故障诊断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 4-1 算法的 APSR 方法的具体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刷机定位故障建模及诊断方法研究[J]. 徐卓飞,张海燕.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7(02)
[2]基于互相关函数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 马增强,谷朝健,王建东.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7(03)
[3]基于多稳态随机共振的轴承微弱故障信号检测[J]. 冯毅,陆宝春,张登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6(06)
[4]基于频域信息交换的随机共振研究[J]. 刘进军,冷永刚,赖志慧,谭丹.  物理学报. 2016(22)
[5]基于本征模式分量符号化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 侯和平,徐卓飞,刘凯.  机械强度. 2016(05)
[6]α稳定噪声环境下多频微弱信号检测的参数诱导随机共振现象[J]. 焦尚彬,任超,黄伟超,梁炎明.  物理学报. 2013(21)
[7]印刷机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进展[J]. 张海燕,张明龙,徐卓飞,徐倩倩.  包装工程. 2013(19)
[8]过阻尼谐振子的随机共振[J]. 张莉,刘立,曹力.  物理学报. 2010(03)
[9]采用遗传算法的自适应随机共振系统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J]. 王晶,张庆,梁霖,张熠卓,徐光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0(03)
[10]小波分析在印刷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 刘天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2(06)

硕士论文
[1]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随机共振的轴承故障自适应诊断研究[D]. 张嘉玲.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融合多源特征的墨辊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白雪倩.西安理工大学 2017
[3]基于共振稀疏分解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孙占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4]基于物联网的印刷机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 梁洪波.北京印刷学院 2017
[5]印刷机机械故障学习与诊断排除系统研究[D]. 徐永财.北京印刷学院 2010



本文编号:2967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967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e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