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芦笋榨汁下脚料的利用及其固体饮料开发

发布时间:2021-01-23 11:45
  芦笋的食用部分以嫩茎为主,含多种高含量营养物质,由于停留于初加工促进了芦笋废弃物产生,如丰收后形成的秸秆以及榨汁工艺后产生的下脚料等。芦笋废弃物具有高膳食纤维含量,并具有功能性成分,如皂苷,多糖和氨基酸。这些成分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强动物免疫力、改善肠道、促进生产性能。本课题以芦笋榨汁下脚料为原料,按照粉碎、酶解、破壁、发酵、真空冷冻干燥、粉碎等工艺制备芦笋固体饮料。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细胞破壁技术将芦笋榨汁下脚料粉碎为300目后,分别考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酶解的影响,以水溶性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类型,酶复合比,酶添加量,p H,温度和酶水解时间对酶水解程度的影响。然后分别进行正交实验研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酶解的最优条件。最后通过复合实验确定复合纤维素酶和复合半纤维素酶酶解芦笋榨汁下脚料的最优参数是:复溶料水比1:20、复合半纤维素酶添加量为酶活力580U/g底物(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酶活比2:1)、复合纤维素酶添加量为酶活力450U/g底物(纤维素酶1与纤维素酶3酶活比2:1)、p H 5.0、温度60℃、时间150min,按此参数...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芦笋功能成分及功效研究
    1.2 芦笋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3 芦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4 芦笋秸秆及下脚料利用现状
    1.5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芦笋榨汁下脚料酶解的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试剂配制
        2.3.2 细胞破壁的电镜分析
        2.3.3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2.3.4 纤维素酶的工艺研究
        2.3.5 半纤维素酶的工艺研究
        2.3.6 复合实验
        2.3.7 蛋白酶的工艺研究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细胞破壁的电镜结果
        2.4.2 纤维素酶的工艺研究结果
        2.4.3 半纤维素酶的工艺研究结果
        2.4.4 复合纤维素酶和复合半纤维素酶的复合实验
        2.4.5 蛋白酶的工艺研究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酶的固定化研究以及酶解液成分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的固定化研究
        3.3.2 蛋白酶的固定化技术研究
        3.3.3 酶解液的成分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的固定化研究结果
        3.4.2 蛋白酶固定化研究结果
        3.4.3 酶解液成分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酶解产物的发酵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指标及检测方法
        4.3.2 酵母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4.3.3 酵母菌破壁条件的研究
        4.3.4 乳酸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4.3.5 发酵菌种固定化研究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酵母菌发酵条件研究
        4.4.2 乳酸菌发酵条件的确定
        4.4.3 菌种固定化的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品固体饮料的制备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真空冷冻干燥
        5.3.2 质量标准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真空冷冻干燥
        5.4.2 质量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破壁技术及其在杜仲雄花茶中的应用进展[J]. 魏媛媛,于华忠,温晓.  贵州农业科学. 2018(10)
[2]酶固定化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 吴兆明,杨敏,孙颖,董苑,刘晓晨,赵慧,胡建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05)
[3]发展芦笋产业,壮大和培育农业品牌建设[J]. 邱文华,刘昌祥,李桂生,周红华.  现代园艺. 2017(23)
[4]如何解决玉米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的难题[J]. 赵丽茹.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11)
[5]微生物发酵技术在中药苷类生物转化中的应用进展[J]. 马宗敏,段绪红,秦梦,黄璐琦,裴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05)
[6]微生物发酵提高黄芪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研究[J]. 刁欢,张珍,余伟群,刘洁.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08)
[7]芦笋的功能及开发利用前景[J]. 任君,毛丽萍.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4)
[8]芦笋下脚料的综合开发利用[J]. 陆伟,石显亮,李玲玉,赖涛,何余.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7(01)
[9]蔬菜之王绿芦笋优质种植技术[J]. 张宏双,王世杰.  吉林蔬菜. 2016(10)
[10]保鲜芦笋加工贮运技术[J]. 小美.  农家致富. 2016(08)

博士论文
[1]芦笋老茎栽培食用菌和培养料堆制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 王琪.山西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芦笋粉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周驰.山东农业大学 2015
[2]芦笋废弃秸秆的资源化利用[D]. 周钰珊.浙江大学 2014
[3]芦笋老茎堆肥中嗜热细菌和霉菌的初步研究[D]. 王丽芳.山西大学 2013
[4]生物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D]. 魏铄蕴.西北师范大学 2010
[5]芦笋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的提取纯化研究[D]. 孙春艳.南京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95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995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