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食品中丙烯酰胺辐照消解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12:10
  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及潜在致癌性,被国际癌症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质。淀粉类食品经油炸、焙烤等热加工后,丙烯酰胺含量大幅度提升,食源性丙烯酰胺给消费者带来潜在致癌风险,而目前的防控技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开发淀粉类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防控新技术迫在眉睫。食品辐照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加工技术,本论文采用60Co-γ射线对丙烯酰胺水溶液和切片型油炸马铃薯进行辐照处理,系统研究丙烯酰胺的辐照消解效应和不同添加剂对丙烯酰胺辐照效应的影响。在文献和现有实验条件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溶液和食品基质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并对所建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酰胺浓度在20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9.633x+1126.4,线性系数为0.9998,仪器的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2%,该方法精密度良好,能够满足实验要求。此外还建立了切片型油炸马铃薯的前处理过程及相应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食品基质中丙烯酰胺的加标回收率在75%90%之间,能够满足丙烯酰胺检测分析的要求。采用60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食品中丙烯酰胺辐照消解技术研究


丙烯酰胺紫外吸收光谱图

色谱图,丙烯酰胺,流动相,出峰


图 2.2 不同流动相配比对丙烯酰胺出峰影响的 LC 叠加色谱图Fig.2.2 LC superimposed chromatogram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bile phase ratios on the peakof acrylamide注:图中甲醇在流动相中的配比分别为:(1)0%;(2)5%;(3)10%;(4)15%;(5)20%;(6)40%;(7)60%;(8)80%;(9)100%2.4.1.3 水溶液中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确定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确定溶液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为:采用 Agilent’s 1690 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色谱柱为 Atlantis dC18(30 m× 0.25 mm,0.25 μm);柱温35 ℃;流动相甲醇:水=10:90(v:v);流速 1.5 mL/min;UV 检测波长 210 nm;进样量 5 μL;进样方式为手动进样。2.4.2 水溶液中丙烯酰胺检测方法评价2.4.2.1 丙烯酰胺标准工作曲线

标准曲线,丙烯酰胺,标准曲线,精密度


图 2.3 丙烯酰胺标准曲线Fig. 2.3 Standard curve of acrylamide 分析方法精密度一定浓度的丙烯酰胺标准工作液,按 2.2.1 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烯酰胺标准曲线进行分析。于同一天内连续进样 6 次,测定日内精密样 6 天,测定日间精密度,结果见表 2.3 所示,表 2.3 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精密度测定结果Table 2.3 Within-day and between-day precisions of acrylamide品日内精密度(n=6) 日间精密度(n=6)峰面积 RSD(%) 峰面积 RSD(%)1 11055.9 1.34 11017.6 1.142 5034.2 1.26 5009.7 1.43表 2.3 可知,仪器连续进样的日内精密度 RSD 为 1.34 %、1.26 %,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品污染物丙烯酰胺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李治伟,罗美庄,许瓴捷,李清明,苏小军,郭时印.  中国酿造. 2018(06)
[2]“咖啡致癌”?健康谣言何时休[J]. 汪灵犀.  中国食品. 2018(08)
[3]葡萄糖-天门冬酰胺体系中丙烯酰胺的生成规律研究[J]. 陈卓静,关亚飞,丁城,吴茜.  中国调味品. 2017(12)
[4]D-异抗坏血酸钠对蓝莓果酱品质的影响[J]. 夏其乐,陈剑兵,郜海燕,邢建荣.  食品科学. 2018(02)
[5]60Co-γ射线对赭曲霉毒素A辐照的降解效果[J]. 彭春红,周林燕,李淑荣,安凤平,王丽,李亚茹,张乐,魏明.  中国食品学报. 2015(07)
[6]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调查研究[J]. 李向丽,李蓉,杨公明,张延杰,李双宜,陈丽斯,黄伟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4)
[7]油炸食品的成分安全与烹饪食用问题探究[J]. 常雅芬.  食品安全导刊. 2015(06)
[8]工艺参数对挤压即食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J]. 汪丽萍,刘明,谭斌,刘艳香,田晓红.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1(02)
[9]丙烯酰胺亚慢性皮肤染毒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毒性作用[J]. 黄幸,张晓玲,李媛,赵倩,白宝琴,解翠,赵旭静,杨建一.  毒理学杂志. 2010(05)
[10]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张前龙,曹云.  上海预防医学. 2010(02)

博士论文
[1]生物黄酮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 章宇.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切片型油炸薯片丙烯酰胺控制[D]. 王薇.安徽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45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045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8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