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盐媒介对靛蓝电化学还原体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4 18:26
针对当前电化学染色过程中染料还原率低、染色深度差问题,选择不同价态的铁盐溶液作为媒介与葡萄糖酸钠和Abal B配体形成协同络合体系,对靛蓝染料进行电化学还原。通过染液还原电位、染料还原率、亚铁离子转化率研究不同铁盐媒介的电化学还原能力。结合试验和极差分析探究还原液浓度、电压、通电时间对靛蓝间接电化学还原体系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染色工艺进行优化。试验得到的优化还原工艺为:靛蓝染料、FeSO4·7H2O、葡萄糖酸钠、Abal B、NaOH质量浓度分别为2.5、15、12、10.5、37.5 g/L,工作电压为10 V,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染料还原率达到89.95%,染色后棉织物染色深度值比传统方法提高4.5%,色光偏红,染色牢度与传统染色相当。
【文章来源】:纺织学报. 2020,41(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电化学染色工艺
传统保险粉染色工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e(Ⅱ)基协同络合体系下靛蓝电化学还原染色[J]. 汪康康,李晓燕,姚继明. 针织工业. 2019(07)
[2]基于二价铁盐和不同配体的靛蓝电化学染色体系[J]. 汪康康,李晓燕,姚继明. 印染. 2019(06)
[3]两种材料电极电化学染色的动力学研究[J]. 佟白,徐晓梅,佟若吟. 染整技术. 2018(05)
[4]还原染料电化学循环染色性能[J]. GALIB C M A,郭宁,卜广玖,王潮霞,殷允杰. 印染助剂. 2016(07)
[5]靛蓝染色体系的优化设计[J]. 姚继明,刘幸乐. 纺织学报. 2013(07)
[6]还原染料电化学染色技术进展[J]. 蔡信彬,樊增禄,李庆. 印染. 2012(22)
[7]环保型电化学还原染色工艺的研究[J]. 赖宇坤,王炜. 印染助剂. 2011(05)
[8]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技术[J]. 夏建林,章友鹤. 纺织导报. 2010(10)
[9]铁-三乙醇胺媒质中靛蓝的间接电化学还原[J]. 马淳安,周亚明,徐颖华,江欢欢,李姗姗. 物理化学学报. 2010(03)
[10]靛蓝的电化学还原及其染色工艺的探讨[J]. 罗小勤,樊增禄,陈庭春,王银银,郑长征. 印染助剂. 2008(03)
硕士论文
[1]超声电化学还原靛蓝染料和染色研究[D]. 谭晓冬.武汉纺织大学 2018
[2]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体系研究[D]. 蔡信彬.西安工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98180
【文章来源】:纺织学报. 2020,41(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电化学染色工艺
传统保险粉染色工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Fe(Ⅱ)基协同络合体系下靛蓝电化学还原染色[J]. 汪康康,李晓燕,姚继明. 针织工业. 2019(07)
[2]基于二价铁盐和不同配体的靛蓝电化学染色体系[J]. 汪康康,李晓燕,姚继明. 印染. 2019(06)
[3]两种材料电极电化学染色的动力学研究[J]. 佟白,徐晓梅,佟若吟. 染整技术. 2018(05)
[4]还原染料电化学循环染色性能[J]. GALIB C M A,郭宁,卜广玖,王潮霞,殷允杰. 印染助剂. 2016(07)
[5]靛蓝染色体系的优化设计[J]. 姚继明,刘幸乐. 纺织学报. 2013(07)
[6]还原染料电化学染色技术进展[J]. 蔡信彬,樊增禄,李庆. 印染. 2012(22)
[7]环保型电化学还原染色工艺的研究[J]. 赖宇坤,王炜. 印染助剂. 2011(05)
[8]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技术[J]. 夏建林,章友鹤. 纺织导报. 2010(10)
[9]铁-三乙醇胺媒质中靛蓝的间接电化学还原[J]. 马淳安,周亚明,徐颖华,江欢欢,李姗姗. 物理化学学报. 2010(03)
[10]靛蓝的电化学还原及其染色工艺的探讨[J]. 罗小勤,樊增禄,陈庭春,王银银,郑长征. 印染助剂. 2008(03)
硕士论文
[1]超声电化学还原靛蓝染料和染色研究[D]. 谭晓冬.武汉纺织大学 2018
[2]还原染料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体系研究[D]. 蔡信彬.西安工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98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09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