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纯棉织物的牛耳大黄叶色素染色

发布时间:2021-03-27 22:56
  采用乙醇浸渍法从牛耳大黄叶中提取染料色素,在浸渍温度60℃、料液比1∶10、浸渍时间7 h条件下,色素提取率可达9.46%。采用预媒染色法,在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90 min、15%(omf)牛耳大黄叶色素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染色织物表面得色K/S值可达3.19。在色素质量分数为30%(omf)时,染色棉织物的抗菌性能最好,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5 mm,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5~6 mm。 

【文章来源】:印染. 2020,46(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纯棉织物的牛耳大黄叶色素染色


浸渍时间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色素,提取率,牛耳


按1.2.1节工艺,在室温(25℃)、浸渍时间7 h条件下,研究料液比对牛耳大黄叶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牛耳大黄叶色素提取率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大,即乙醇用量的增加有助于色素的溶出,当料液比增加到1∶10后,增长趋势变缓,说明牛耳大黄叶中的大部分色素已溶出,故后续试验料液比采用1∶10。

浸渍温度,色素,提取率,牛耳


按1.2.1节工艺,在料液比1∶10、浸渍时间7 h条件下,研究浸渍温度对牛耳大黄叶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浸渍温度对牛耳大黄叶色素提取率的影响较大。随着浸渍温度的升高,色素提取率不断增大,当浸渍温度增加到60℃后,趋势变缓,甚至略有下降。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布朗运动加速,活性增加,有利于色素溶出;另一方面,温度过高(接近乙醇挥发点),尤其是长时间作用会加速乙醇的挥发和损失,降低溶剂的含量。故浸渍温度选择6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板栗壳染料在柞蚕丝上的染色性及功能性[J]. 邵英海.  印染. 2020(01)
[2]商洛野生牛耳大黄中3种成分含量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J]. 贾文江,李春,曹望弟,刘喜玲,李宏.  中国药业. 2019(22)
[3]浅析常见植物染料的化学成分及医疗保健功能[J]. 冯硕.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8(12)
[4]10种中草药对临床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J]. 陈仁德,李勇军.  抗感染药学. 2018(02)
[5]艾叶色素的破壁提取及在纯棉织物中的染色应用[J]. 陈镇,许智伟,阳祺,宋欣荣.  染整技术. 2017(05)
[6]蒽醌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邓丽红,谢臻,麦蓝尹,庞婷,陈勇,唐云丽.  中国新药杂志. 2016(21)
[7]蒽醌类化合物对棉织物抗菌作用的研究[J]. 田黎小可,沈兰萍,王瑄.  上海纺织科技. 2016(09)
[8]真丝织物的石榴皮植物染料预媒染染色[J]. 洪浩月,纪俊玲,王东方.  印染. 2015(19)
[9]牛耳大黄水提物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 李小姝,游浩.  中兽医学杂志. 2014(02)



本文编号:3104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104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