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精梳机分离罗拉伺服驱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17:22
针对新型棉精梳机分离罗拉采用单伺服电动机驱动功率过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双电动机单向混合驱动的方法,在满足分离罗拉运动规律的条件下,通过对混合驱动机构进行合理的动力分配,提出并列型以及偏列型差动轮系混合驱动的概念,并通过虚拟样机进行仿真分析,比较各方案中电动机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方案中驱动电动机的速度、加速度(绝对值)减幅达30%以上,显著改善了电动机的动态性能;该设计还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棉花工艺需求对车速进行适度的调节,增加机构的柔性,为高效精梳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来源】:纺织学报. 2020,41(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 分离罗拉角速度曲线图
由于在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的方案中伺服电动机与分离罗拉直接联动,故可通过对伺服电动机进行运动学分析,从而得到分离罗拉的运动规律。对图1所示的分离罗拉理想的运动角速度曲线求解一次导数,即可获得分离罗拉运动的角加速度曲线。绘制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方案中伺服电动机的运动规律曲线,结果如图2所示。2.2 双电动机混合驱动分离罗拉
ω n =ω 1 +ω 2 =-5.2433n 1 -1.7989n 2 ?????? ??? (1)图5 2个电动机的角速度与加速度曲线(常速电动机负向转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混合驱动的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J]. 杨海鹏,李新荣,吕鹏飞,王振宇. 纺织学报. 2019(04)
[2]棉精梳机分离罗拉运动位移研究[J]. 王振宇,李新荣,蒋秀明,兰天保,杜宏睿. 纺织器材. 2017(03)
[3]混合驱动机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李瑞琴,王英,王明亚,赵耀虹,宋杰. 机械工程学报. 2016(13)
[4]混合驱动五杆机构的运动学解析法对比研究[J]. 侯志利,李瑞琴,武文革. 机械传动. 2015(11)
[5]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的平衡优化[J]. 李留涛,贾国欣,任家智. 纺织学报. 2015(08)
[6]精梳机分离罗拉连杆传动机构的减振平衡优化[J]. 贾国欣,任毅,李留涛. 棉纺织技术. 2015(08)
[7]棉精梳机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对棉网均匀度的影响[J]. 任家智,高卫东,谢春萍,陈宇恒. 纺织学报. 2014(03)
[8]电子凸轮在高速精梳机上的应用[J]. 陈春红,张慧芳,何勇. 纺织器材. 2013(04)
[9]Toyota和Trützschler合作研发精梳机[J]. 胡吉永. 国际纺织导报. 2013(03)
[10]国产高效能精梳机技术发展近况与建议[J]. 刘允光. 棉纺织技术. 2012(05)
本文编号:3123874
【文章来源】:纺织学报. 2020,41(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 分离罗拉角速度曲线图
由于在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的方案中伺服电动机与分离罗拉直接联动,故可通过对伺服电动机进行运动学分析,从而得到分离罗拉的运动规律。对图1所示的分离罗拉理想的运动角速度曲线求解一次导数,即可获得分离罗拉运动的角加速度曲线。绘制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方案中伺服电动机的运动规律曲线,结果如图2所示。2.2 双电动机混合驱动分离罗拉
ω n =ω 1 +ω 2 =-5.2433n 1 -1.7989n 2 ?????? ??? (1)图5 2个电动机的角速度与加速度曲线(常速电动机负向转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混合驱动的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J]. 杨海鹏,李新荣,吕鹏飞,王振宇. 纺织学报. 2019(04)
[2]棉精梳机分离罗拉运动位移研究[J]. 王振宇,李新荣,蒋秀明,兰天保,杜宏睿. 纺织器材. 2017(03)
[3]混合驱动机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李瑞琴,王英,王明亚,赵耀虹,宋杰. 机械工程学报. 2016(13)
[4]混合驱动五杆机构的运动学解析法对比研究[J]. 侯志利,李瑞琴,武文革. 机械传动. 2015(11)
[5]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的平衡优化[J]. 李留涛,贾国欣,任家智. 纺织学报. 2015(08)
[6]精梳机分离罗拉连杆传动机构的减振平衡优化[J]. 贾国欣,任毅,李留涛. 棉纺织技术. 2015(08)
[7]棉精梳机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对棉网均匀度的影响[J]. 任家智,高卫东,谢春萍,陈宇恒. 纺织学报. 2014(03)
[8]电子凸轮在高速精梳机上的应用[J]. 陈春红,张慧芳,何勇. 纺织器材. 2013(04)
[9]Toyota和Trützschler合作研发精梳机[J]. 胡吉永. 国际纺织导报. 2013(03)
[10]国产高效能精梳机技术发展近况与建议[J]. 刘允光. 棉纺织技术. 2012(05)
本文编号:3123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12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