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1-06-07 03:09
灵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记载和药用历史,其品种繁多,属于“药食同源”食物。其中,黑灵芝又称玄芝,菌盖和菌柄均呈黑色,《本草纲目》描述黑灵芝味平略甘,性平、无毒、益肾气、利尿、通九窍、聪察、消积。黑灵芝富含各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类、多肽和氨基酸类、三萜类、生物碱和核苷类、甾醇类、呋喃类和无机元素等,其中多糖是黑灵芝中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效的活性组分。本团队前期研究已解析出黑灵芝子实体多糖的结构及其构象特征,发现其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等功效。同时,前期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及相关并发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围绕黑灵芝多糖的消化酵解行为和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工作尚未深入开展。因此,本论文在此基础上,以黑灵芝多糖为研究对象,从体外和体内的角度研究黑灵芝多糖的消化酵解行为,并进一步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深入探讨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采用实验室前期建立的体外模拟消化酵解方法探究黑灵芝多糖在胃和小肠内的消化行为,以及在肠道菌群作用下的酵解情况。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经过胃和小肠消化道后相对分子...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15年、2030年和2045年全球各个地区糖尿病患者(20-79岁)人数和增长率
第1章引言7图1.22019年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糖尿病患者(20-79岁)分布图Figure1.2Estimatedtotalnumberofadults(20-79years)withdiabetesin2019表1.12019年和2045年成年(20-79岁)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前十的国家或地区Table1.1Top10countriesorterritoriesfornumberofadults(20-79years)withdiabetesin2019and2045排序国家2019国家2045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1中国1.16中国1.472印度0.77印度1.343美国0.31巴基斯坦0.374巴基斯坦0.19美国0.365巴西0.17巴西0.266墨西哥0.13墨西哥0.227印度尼西亚0.11埃及0.178德国0.10印度尼西亚0.179埃及0.09孟加拉国0.1510孟加拉国0.08土耳其0.10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 高晔,孙桂波,罗云,孙晓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0(04)
[2]肠道菌群对Th17/Treg免疫平衡和炎症性肠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思慧,吴巧凤. 免疫学杂志. 2019(08)
[3]肠道菌群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J]. 焦禹豪,陈蓓迪,张烜. 协和医学杂志. 2019(03)
[4]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曾钢,丁群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9(01)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04)
[6]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J]. 熊雪松,余显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01)
[7]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研究进展[J]. 刘帼静,呼晓雷,何发忠,张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10)
[8]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黄莹芝,叶山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6(05)
[9]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研究进展[J]. 杨秀颖,张莉,陈熙,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05)
[1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聂发传,石英. 重庆医学. 2015(01)
博士论文
[1]基于代谢组学的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证候生物学评价研究[D]. 张栩.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
[2]黑灵芝多糖的结构鉴定与溶液构象[D]. 张汇.南昌大学 2015
[3]大粒车前子多糖体内外消化与酵解特征体系构建及其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D]. 胡婕伦.南昌大学 2014
[4]牙周病与糖尿病临床相关研究及牙周病临床实践[D]. 张慧慧.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植物乳杆菌NCU116对肠道健康的影响[D]. 谢俊华.南昌大学 2016
[2]铁皮石斛多糖在模拟消化、酵解体系中的代谢特点及其改善肠道功能的研究[D]. 张冠亚.南昌大学 2015
[3]糖尿病与牙周炎关系的认知[D]. 林寒潇.南方医科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15728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15年、2030年和2045年全球各个地区糖尿病患者(20-79岁)人数和增长率
第1章引言7图1.22019年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糖尿病患者(20-79岁)分布图Figure1.2Estimatedtotalnumberofadults(20-79years)withdiabetesin2019表1.12019年和2045年成年(20-79岁)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前十的国家或地区Table1.1Top10countriesorterritoriesfornumberofadults(20-79years)withdiabetesin2019and2045排序国家2019国家2045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1中国1.16中国1.472印度0.77印度1.343美国0.31巴基斯坦0.374巴基斯坦0.19美国0.365巴西0.17巴西0.266墨西哥0.13墨西哥0.227印度尼西亚0.11埃及0.178德国0.10印度尼西亚0.179埃及0.09孟加拉国0.1510孟加拉国0.08土耳其0.10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 高晔,孙桂波,罗云,孙晓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0(04)
[2]肠道菌群对Th17/Treg免疫平衡和炎症性肠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思慧,吴巧凤. 免疫学杂志. 2019(08)
[3]肠道菌群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J]. 焦禹豪,陈蓓迪,张烜. 协和医学杂志. 2019(03)
[4]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曾钢,丁群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9(01)
[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04)
[6]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J]. 熊雪松,余显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01)
[7]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研究进展[J]. 刘帼静,呼晓雷,何发忠,张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10)
[8]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黄莹芝,叶山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6(05)
[9]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研究进展[J]. 杨秀颖,张莉,陈熙,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05)
[1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聂发传,石英. 重庆医学. 2015(01)
博士论文
[1]基于代谢组学的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证候生物学评价研究[D]. 张栩.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
[2]黑灵芝多糖的结构鉴定与溶液构象[D]. 张汇.南昌大学 2015
[3]大粒车前子多糖体内外消化与酵解特征体系构建及其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D]. 胡婕伦.南昌大学 2014
[4]牙周病与糖尿病临床相关研究及牙周病临床实践[D]. 张慧慧.武汉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植物乳杆菌NCU116对肠道健康的影响[D]. 谢俊华.南昌大学 2016
[2]铁皮石斛多糖在模拟消化、酵解体系中的代谢特点及其改善肠道功能的研究[D]. 张冠亚.南昌大学 2015
[3]糖尿病与牙周炎关系的认知[D]. 林寒潇.南方医科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15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21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