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贮藏过程中阿根廷鱿鱼生物胺的变化规律及控制

发布时间:2021-10-10 17:02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氮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是游离氨基酸经微生物的氨基酸脱羧酶的脱羧作用产生。适量的生物胺有利于人体健康,当摄入的生物胺过多时则会引起毒性反应发生中毒现象。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阿根廷鱿鱼中生物胺含量的变化,确定其主要的特征生物胺。同时分离鉴定阿根廷鱿鱼中的产胺菌,分析其产胺能力,进一步探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和百里香酚及其复合使用对阿根廷鱿鱼中主要生物胺的抑制效果,为水产品中生物胺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阿根廷鱿鱼在贮藏期间的生物胺变化影响显著。阿根廷鱿鱼中主要产生的生物胺为苯乙胺、腐胺、尸胺、酪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温度的阿根廷鱿鱼中TBA、TVC等指标均不断上升,感官品质不断下降,25℃、4℃和0℃贮藏的阿根廷鱿鱼中的生物胺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在36 h、9 d、12d时生物胺产生的速率加快,同时感官评价达到不可接受的范围。-20℃贮藏能够较好的控制阿根廷鱿鱼的品质,且生物胺含量在贮藏期间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较其他贮藏条件而言,低温冷冻能够有效降低阿根廷鱿鱼的生物胺及品质变化。2.在不同贮...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贮藏过程中阿根廷鱿鱼生物胺的变化规律及控制


生物胺形成途径Fig.1-1Biogenicamineformationpathway

生物胺,标准品,色胺


图 2-1 生物胺标准品 HPLC 图Trp:色胺,Phe:苯乙胺,Put:腐胺,Cad:尸胺,His:组胺,Tyr:酪胺;Spd:亚精胺,Spm:精胺Fig.2-1 Chromatogram of standard biogenic amines by HPLCrp: tryptamine, Phe: phenethylamine, Put: putrescine, Cad: cadaverine, His: histamine, Tyr: tyramine, spermidine;由图 2-1 可以看出,8 种生物胺标准品在 22 min 内得到完全分离,经过测定色胺

鱿鱼,生物胺,贮藏温度,阿根廷


图 2-2 不同贮藏温度下阿根廷鱿鱼生物胺含量的变化A:苯乙胺,B:腐胺,C:尸胺,D:酪胺Fig. 2-2Changes of BAin Illexargentinus at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A, phenethylamine, B: putrescine, C: cadaverine, D: tyramin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腌鱼过程中组胺及产组胺菌研究[J]. 陈踊南,叶日英,陈俏纯,陈慧珍,罗敏敏,陈欣.  浙江农业科学. 2018(12)
[2]聚赖氨酸复合涂膜协同气调包装对金鲳鱼保鲜作用研究[J]. 张涵,徐高原,冯爱国,申铉日,王佳媚.  食品科技. 2018(11)
[3]基于电子鼻与统计学方法的海鲈鱼新鲜度品质预测[J]. 陈东杰,姜沛宏,张长峰,聂小宝,黄宝生,张玉华,李长见.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7)
[4]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冰温贮藏鱿鱼品质的影响[J]. 刘雪飞,亢利鑫,张德福,励建荣,邓尚贵,牟伟丽.  食品工业. 2018(06)
[5]不同贮藏温度下鲐鱼生物胺变化的研究[J]. 赵庆志,邓建朝,杨贤庆,李来好,胡晓,王锦旭,吴燕燕,魏涯.  食品工业科技. 2018(04)
[6]UPLC柱前衍生法分析小黄鱼中生物胺[J]. 郭慧,刘晓琴,晁鲁平,蒋益虹.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5)
[7]蓝莓叶多酚和壳聚糖对冷藏秘鲁鱿鱼鱼丸品质的影响[J]. 李颖畅,王亚丽,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5)
[8]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与控制研究进展[J]. 宋颖,董全.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8)
[9]海鲈鱼腌制过程中产胺菌的分离筛选与生物学特性研究[J]. 钱茜茜,吴燕燕,魏涯,林婉玲,戚勃,荣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1)
[10]水产品中生物胺的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刘红,李传勇,曾志杰,孙乐常,高海东,曹敏杰,刘光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11)

博士论文
[1]食品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的系统研究[D]. 钟建军.浙江大学 2015
[2]植物多酚及盐替代对干腌培根生物胺及亚硝胺调控机制研究[D]. 王永丽.南京农业大学 2015
[3]中国南方传统腊鱼加工、品质及安全性研究[D]. 张进杰.浙江大学 2012
[4]茶多酚对鱼糜制品的冷藏保鲜作用及抑菌机理[D]. 仪淑敏.浙江工商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鮸鱼贮藏中生物胺产生机理与控制技术的探究[D]. 倪佳丹.浙江大学 2018
[2]北太平洋鱿鱼腐败菌生长动力学和货架期预测[D]. 沈萍.上海海洋大学 2015
[3]流化冰对鱿鱼的保鲜研究[D]. 袁鹏翔.浙江海洋学院 2015
[4]腌鱼过程中生物胺的产生规律及其控制的研究[D]. 刘爽爽.天津科技大学 2015
[5]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海洋鱼类生物胺变化规律研究及特征生物胺分析[D]. 郭慧.浙江大学 2015
[6]臭氧冰的制备及其在鱿鱼保鲜中的应用[D]. 杜文静.福建农林大学 2013
[7]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在生物胺及中草药活性成分测定中的应用研究[D]. 李文莉.华东师范大学 2012
[8]鱼露中生物胺抑制的研究[D]. 周火兰.浙江工业大学 2011
[9]水产品贮藏中生物胺的变化及组胺形成机制的研究[D]. 赵中辉.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0]阿根廷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特性及其加工的研究[D]. 杨芳.集美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28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428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0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