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隐然的秩序 ——传统漆纱工艺的新探析与再设计

发布时间:2021-12-19 02:48
  丝绸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汉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它对中国历史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世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生漆并广泛应用的国家,故生漆又成为“中国漆”。把髹漆技术与丝织技艺结合,不仅是两种传统工艺的融合,更是两种国粹的结合。上个世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顶保存完好的漆纱冠(漆纱的渊源可以追随到以此或更早),漆纱冠被视为一种首服的样式流行于不同的朝代,作为人们熟知的“乌纱帽”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在乾隆时期的金漆窗纱中还能看到这种髹漆的丝织物,随后这种工艺便逐渐没落。漆纱工艺的技术、形制,功能随着历史的更迭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它特有的材料质感、工艺技术与文化含义使其不同于其他织物。本文将传统漆纱工艺置于当代语境之中,通过样本研究回溯传统漆纱的制作工艺,以实践案例来探讨传统漆纱工艺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演进。在理论架构方面,通过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的方法,以漆纱工艺中的复合工艺特质与特殊的材料语言作为主要的着眼点,借由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结合文化创意设计的方法,从外而内的“三个层次”(材料、功能、美学)与实践的载体组成的“四个方面”... 

【文章来源】: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隐然的秩序 ——传统漆纱工艺的新探析与再设计


研究框架(作者绘制)

马王堆,丝绸,汉墓,纺织品


在汉代被称作“纚(xǐ)”。漆纱是一种成型的编织品,在西汉时期主要用以男士裹发时的头巾,在后世流传演变成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纱冠。这件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漆纚纱冠(图2-1、图2-2),出土时盛放在油彩双层长方漆奁内,外观黑亮、形制保存完好,这件纱冠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乌纱帽”实物,可见后来漆纱冠的发展和演变基本上延续了这一工艺与形制。图 2-1、图 2-2:西汉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漆纚纱冠(来源周旸.丹漆纱和素麻——临淄齐故城出土纺织品的一些认识[J].丝绸,2015,52(08):12-15.)Figure 2-1、2-2: Western Han Dynasty Mawangdui No. 3 Han Tomb unearthed lacquered gauzecrown(picture from journal of silk.2015,52(08):12-15.)

《洛神赋图》,辽宁省,博物馆,幞头


7“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深受当时的人们的喜爱,男女皆可佩戴。因其使用黑漆细纱制成的,所以得名“漆纱笼冠”(图2-3、图2-4)。《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中提到有关笼冠的描述,“有别于汉代漆纱冠,笼冠的特点是平顶,两侧有耳垂下,下边用丝带系结。”[4]就是说不同于汉代的漆纱冠,笼冠的顶部是平的,两侧垂着两块耳状的纱,用丝带束于其颈下使其固定。图 2-3、图 2-4: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来源于辽宁省博物馆)Figure 2-3、2-4: Gu Yuzhi's "Luo Shen Fu Tu" part(picture from the LiaoNing Museum)唐初盛行用桐木黑漆做巾子,裹于“幞头”(从唐代开始男子的帽饰始称幞头)之内。(图 2-5)巾子也是一种帻冠,文献中提到“。武则天以丝葛为高头者,以赐贵官,称武家诸王样。……大和三年(82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云山汉墓出土漆纱研究兼论楚系漆纱冠[J]. 王丹,李则斌.  东南文化. 2017(04)
[2]纺织品抗紫外隔热涂层研究进展[J]. 薛如意,鞠剑峰,徐山青.  纺织导报. 2015(12)
[3]丹漆纱和素麻——临淄齐故城出土纺织品的一些认识[J]. 周旸.  丝绸. 2015(08)
[4]基于触感体验的丝绸面料二次设计[J]. 王士林.  丝绸. 2014(12)
[5]乾隆花园符望阁漆纱的材质及工艺解析[J]. 王允丽,王春蕾,马越,李合,康葆强.  故宫学刊. 2014(02)
[6]纺织品硬成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J]. 林楠,叶美玲,姚琛,唐洁芳,尹艳梅.  丝绸. 2009(05)
[7]我国古代漆艺及丝织品的髹漆整理技术[J]. 王厉冰.  丝绸. 2008(08)
[8]产品设计表达中的视觉语言研究[J]. 陈朝杰,张福昌,马帅.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
[9]东夷史前纺织业简论[J]. 逄振镐.  齐鲁学刊. 1989(04)

博士论文
[1]从社会秩序到文化含义:传统与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纤维艺术[D]. 任倢.中国美术学院 2014

硕士论文
[1]漆纱笼冠工艺的初探与再设计[D]. 杜杨.南京艺术学院 2013
[2]丝绸设计表现力的研究[D]. 邵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3]中国早期手工编织的发展源流和技术分析[D]. 马金燕.青岛大学 2010
[4]“空透”作为视觉存在形式与审美形态的双重解析[D]. 彭娜娜.中国美术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543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543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6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