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基于膜脂代谢的低温胁迫蓝莓果蒂凹陷的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21:37
  蓝莓(Vaccinium spp.),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采收正值盛夏高温多雨的季节,由于采后旺盛的生理代谢活动,营养供应的缺失,蓝莓果实在常温下贮藏容易出现果肉软化,果蒂部腐烂劣变,严重影响了蓝莓果实的商品和经济价值。低温贮藏是目前最有效的延长蓝莓保鲜期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延缓蓝莓果实的成熟和衰老,抑制腐烂的发生。但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尤其是转入常温货架期间,蓝莓果蒂容易发生凹陷,极大地影响了其商品价值。本试验系统分析了蓝莓果实冷藏及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果蒂凹陷的发生规律,超微结构、膜脂组分、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水分含量、细胞膜透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脯氨酸含量及膜脂代谢关键酶(PLD、LOX)活性及基因表达量变化,进而从膜脂代谢角度解析低温胁迫蓝莓果蒂凹陷的发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间歇升温来探讨冷藏蓝莓果蒂凹陷的调控技术,为蓝莓果实的贮运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蓝莓果蒂极易发生凹陷。首先从超微结构上可以观察到,与新鲜蓝莓果实相比,凹陷的蓝莓果实细胞膜皱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从蓝莓果实中检测到了两种糖脂...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膜脂代谢的低温胁迫蓝莓果蒂凹陷的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


采收当天的新鲜蓝莓(A1)和冷藏30天后货架期第四天凹陷蓝莓(A2)的形态特征变化

蓝莓,蓝莓果,货架期,第四


收当天的新鲜蓝莓和冷藏 30 d 后货架期第四天凹陷蓝莓的embrane lipid in fresh blueberry on the day of harvest and blueof shelf life after 30 d of cold storage (with pitting)-2C 可知,我们从蓝莓果实中检测到了两种糖脂(MC、PE、PG、PS)及三种溶血磷脂(LPC、LPE、的新鲜蓝莓果实中 DGDG 百分含量为 8.92%,而实 DGDG 百分含量显著增加到 10.89%(P<0.05),DG 36:4 均显著增加(2-2E);于此同时,MGDG 含量的是,蓝莓果实中 PI 含量较高,其相对含量达到陷蓝莓果实中并无显著差异。另外,PS、PG、LD)。与新鲜蓝莓果实相比,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凹陷.05)(2-2C、2-2D),除 PA32:0、PA34:5 无明显差异,其中 PA34:1、PA36:3 极显著(P<0.01)增加(2

蓝莓果,货架期,亚油酸,常温


图 2-3 冷藏及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蓝莓果实亚麻酸含量(A)和亚油酸含量(B)的变化Fig.2-3 Changes in linolenic acid (A) and linoleic acid (B) content in blueberry fruit during refrigerationand subsequent shelf life at room temperature在低温下脂肪酸含量对膜功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lyons, 1973;lyons et al, 1979;Routaboul et al, 2000)。如图 2-3A 所示,与入库时相比,冷藏 30 d 时的蓝莓果实亚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冷藏 60 d 时的蓝莓果实亚麻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亚麻酸含量低至 0.056mg/kg。对于常温自然后熟和冷藏 30 d 后转入货架期的蓝莓果实,在货架期前 2 d,亚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在货架期第 4、6、8 d 均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冷藏 60 d 的蓝莓果实,在整个货架期间其亚麻酸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从出库至整个货架期都维持在显著较低的水平(P<0.05)。如图 2-3B 所示,蓝莓果实在冷藏期间亚油酸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下降,显著低于蓝莓果实入库当天(P<0.05)。另外,冷藏蓝莓果实出库后货架期间亚油酸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常温自然后熟组(P<0.05),而且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亚油酸降低幅度增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金梨CA贮藏中果心褐变与相关理化因子的关系[J]. 石磊,阎根柱.  山西果树. 2019(01)
[2]蓝莓低温气调贮藏品质及生理变化[J]. 吉鹏,王春波,王琪,庞林江,孙爱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18(24)
[3]NO介导的Ca2+信号对渗透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征及抗性的影响[J]. 赵颖,弋钦,魏小红,辛夏青,韩厅,岳凯,王方琳.  草业学报. 2018(05)
[4]一氧化氮(NO)熏蒸提高哈密瓜果实采后贮藏的耐冷性[J]. 王鲁阳,吴斌,敬媛媛,胡江伟,张平.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4)
[5]蓝莓泡腾片的研制[J]. 王文心,李静,周文凯,宋金成,马丽丽,范露.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1)
[6]蓝莓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高雅,王琛,魏宝东,李玮轩,陶烨,崔智博.  辽宁农业科学. 2017(06)
[7]蓝莓果渣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雷良波,杨浩,陈军李,赵漫漫,陈笔,周剑丽.  中国酿造. 2017(10)
[8]植物一氧化氮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J]. 张玲玲,吴丹,赵子捷,赵立群.  植物学报. 2017(03)
[9]我国蓝莓食品加工现状分析[J]. 高明明,肖月欢,王幸,孙月,宋雅,邱朝坤.  保鲜与加工. 2017(03)
[10]外源一氧化氮(NO)对低温胁迫下南瓜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J]. 吴旭红,吕成敏,冯晶旻.  草业学报. 2016(12)

博士论文
[1]柿脂氧合酶及其相关基因与果实成熟软化的关系研究[D]. 孟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冷藏蓝莓果蒂凹陷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周倩.沈阳农业大学 2014
[3]猕猴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生理机制及调控作用[D]. 杨青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1-MCP和MeJA对哈密瓜采后品质调控及其机理研究[D]. 李学文.南京农业大学 2011
[5]磷脂酶D感应和接受低温胁迫的功能及在黄瓜冷害中的作用[D]. 王国泽.浙江大学 2006
[6]大豆脂肪氧合酶好氧催化合成亚油酸氢过氧化物[D]. 蔡琨.江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一氧化氮和冷信号对桃果实细胞膜脂肪酸代谢及膜脂相变温度的调控作用[D]. 高彬.山东农业大学 2018
[2]NO和冷信号对桃果实鞘脂代谢的调控作用[D]. 高珊.山东农业大学 2018
[3]脂氧合酶和乙烯在番茄果实成熟及香气合成中的作用[D]. 梁馨元.沈阳农业大学 2017
[4]麻竹笋冰温保鲜技术研究[D]. 杨曼倩.西南大学 2017
[5]基于膜脂代谢的冷藏南果梨果皮褐变分子机制及防褐调控研究[D]. 盛蕾.沈阳农业大学 2016
[6]两种间歇升温处理方式对李果实冷害的控制及部分机理的研究[D]. 丁波.甘肃农业大学 2011
[7]冷诱导基因CBF4在辣椒中的遗传转化及抗寒性分析[D]. 王兴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7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57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