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盐/酶溶液体系对裸皮及皮胶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9 22:34
  在制革过程中,浸灰可以去除纤维间质并适当松散胶原纤维,暴露活性基团,为后期的鞣制做准备。传统浸灰处理涉及众多化学试剂,如硫化钠、石灰、表面活性剂等。这些化学试剂的使用会造成大量的污染,给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研究更加清洁化的皮革生产工艺成为众多研究与关注的重点。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清洁、高效、专一、生物可降解、作用条件温和等优点,被视为替代传统高污染试剂的理想材料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盐/酶溶液体系对裸皮及皮胶原的影响,并分析了坯革的热稳定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讨论了体系内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对裸皮和皮胶原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寻找环境友好型浸灰体系、实现皮革生产的清洁化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研究了不同阴离子钠盐、不同阳离子氯盐/中性蛋白酶溶液体系对裸皮及皮胶原的影响。采用福林法考察了不同阴离子和阳离子对中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溶液体系处理裸皮后,裸皮蛋白质及蛋白多糖的溶出情况和废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变化。采用H&E、EVG染色手段对处理后的裸皮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坯革的断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比色法测定裸皮对鞣剂的吸附...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盐/酶溶液体系对裸皮及皮胶原的影响


胶原三股螺旋结构[13]

示意图,生皮,切面,示意图


1绪论3图1.2生皮切面结构示意图[18]Figure1.2Schematicdiagramofrawhidecross-section表皮层位于生皮组织最上层,位于毛被之下,紧贴着真皮层,主要由形状各异的表皮细胞组成。不同种动物的表皮层厚度不一样,较薄的表皮层可分为角质层和黏液层两层,较厚的表皮又可进一步分为真角质层、透明层、粒状层、棘状层和基底层五层。其中,黏液层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主要是借助于类黏蛋白完成的,在较厚的表皮中,黏液层可细分为粒状层、棘状层和基底层。蛋白酶能脱毛的一种解释就是蛋白酶能破坏黏液层中的类粘蛋白[19],削弱表皮毛与真皮层细胞间的结合达到脱毛效果。角质层对蛋白酶、酸、碱等化学药品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有助于保护真皮层免受细菌等物质的危害,对制革前的毛皮贮存及运输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真皮层位于表皮层之下,介于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是生皮的重要组成部分[20],皮革就是由真皮层加工而成的。真皮层主要由纤维成分、非纤维成分组成。其中纤维成分主要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非纤维成分主要由纤维间质、血管、毛囊、神经、肌肉、淋巴管和脂肪细胞等组成。胶原纤维约占真皮内全部纤维的95%~98%,在真皮内部相互交叉、相互串织,纵横交错,形成特殊的立体网状结构[18]。由于这种特殊的编织状态,使得真皮具有天然复杂的编织结构组织,也赋予了皮革优异的性能。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在真皮层内含量较少,主要分布在真皮上层或真皮与表皮交界的地方。非纤维组分主要以纤维间质为主,在制革过程中非纤维组分的存在会影响胶原纤维与鞣剂的结合,因此需要

流程图,皮革,生产工艺,流程图


1绪论5蛋白质。糖类物质主要有单糖、低聚糖和蛋白多糖等物质。单糖和低聚糖能够在组织中自由存在,而蛋白多糖是糖胺多糖通过酰胺键或糖苷键与蛋白质共价结合而形成的物质,主要包裹在胶原纤维的外围。此外,纤维间质还含有脂类、水分等物质。鲜皮中的纤维间质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但是生皮干燥后会使皮变得非常坚硬。纤维间质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鞣剂向皮内渗透,因此在制革的准备工段必须尽可能的去掉纤维间质。1.3皮革工艺技术图1.3皮革生产工艺流程图Figure1.3Theflowchartmapofleathermaking随着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技术的广泛应用,皮革行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对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4],成为世界轻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从一张带毛发的原料皮转化到符合需求的皮革,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包括多道工序。通常会把制革工序分为三个大工段:准备工段、鞣制工段和后期整饰工段[12],如图1.3所示。皮变革的过程在鞣制工段,然而在鞣制前需要对生皮进行前期处理,也就是准备工段。准备工段要把原料皮中的污物、脂肪、毛以及一些制革无用的组织都去除掉,使生皮能达到鞣制的要求[25]。这一工段涉及到浸水、脱脂、脱毛、浸灰、脱灰、软化、浸酸、去酸等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锌盐应用于皮革鞣制的研究[J]. 曹珊,程宝箴,范志婕,杨飞.  西部皮革. 2013(14)
[2]皮革肉面纤维束与人造革底基纤维的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分析[J]. 柯振华,陈筱婷,郭新东,孙世彧,蔡玮红,侯向昶,罗海英.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2(05)
[3]一种无铵脱灰剂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J]. 周建飞,许晓红,金华意,兰云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2(03)
[4]BCA法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铜[J]. 刘璇,冯志明.  食品科学. 2011(14)
[5]皮革浸灰剂的研究现状[J]. 汤小燕,李少清,缪飞,陈小丹.  广东化工. 2011(05)
[6]牛皮面革非灰膨胀湿操作工艺[J]. 李晶,全卢海,李书卿.  西部皮革. 2010(21)
[7]山羊皮无硫脱毛—无灰浸灰工艺的研究[J]. 许伟,冯小霞,郝丽芬,周磊.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0(05)
[8]一种清洁制革水场处理工艺:预鞣-鞣后一体化处理[J]. 张涛,陈武勇,孙宏斌.  中国皮革. 2010(19)
[9]影响胶原结构与性能的因素研究进展[J]. 王堃,郑学晶,孟卓君,汤克勇.  化工进展. 2010(01)
[10]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的研究进展[J]. 王丽娜,陈水钫,张兵,王新成.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9(04)



本文编号:3579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579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