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的教育功用

发布时间:2022-01-10 12:18
  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具有鲜明的原生态特性,是传递壮、侗民族文化记忆、实现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具有特定的教育价值和功用。这主要体现在德育、智育、美育三个维度,对个体而言,熟练地掌握口口相传、代代相承的织锦技艺,是传统意义上女子"成人礼"的重要前提,具有教化家庭和寄托情感的重要作用;对社会而言,织锦技艺的教育传习,是提高壮、侗民族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培养了一批壮、侗民族社会所需的织锦人才。基于此,最终形成了壮、侗民族特色的族群表征和文化认同。 

【文章来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34(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的基本特性
二、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的德育维度
三、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的智育维度
四、传统壮、侗民族织锦技艺的美育维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 宋俊华.  文化遗产. 2012(01)
[2]广西宾阳壮锦现状探析[J]. 张爱丹.  装饰. 2006(08)
[3]壮族人文始祖论[J]. 过伟.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4)
[4]瓯骆族裔—壮侗语民族的族群记忆与人文重建[J]. 覃德清.  广西民族研究. 2005(03)
[5]壮族织锦概说[J]. 刘天勇.  民俗研究. 2005(01)
[6]智育概论——一种新的智育理论的探索[J]. 皮连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4(04)
[7]“断发文身”──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俗及其标志的遗存[J]. 陈华文.  民族研究. 1994(01)
[8]壮锦文化刍议[J]. 玉时阶.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4)
[9]论侗族纺织文化[J]. 姜大谦.  贵州民族研究. 1991(02)



本文编号:3580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580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