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餐饮业厨房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及控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2-13 22:24
  餐饮是百姓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餐饮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从“农田到餐桌”的最后一关,一旦出了问题,将直接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影响餐饮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生物性因素中的单增李斯特菌,因其可生长温度范围广,耐冷、对热也有较强抵抗力,在食品加工的环境中广泛存在,病死率高达20~70%,被WHO称为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最近几年,我国不少研究者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但对餐饮业中该菌污染研究少有报道。本课题就是基于此目的上,随机选取哈尔滨周边餐饮单位采集厨房中环境、食品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检测、血清学分型和PFGE分型。本试验中,餐饮业厨房中单增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15.3%,环境样品检出率12.2%,食品样品检出率8.3%。餐饮业厨房中存在一定程度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急需控制。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学分型,共检出1/2a、1/2b、1/2c、3b、4b 5种血清型,其中1/2a血清型检出率最高,且分布较广。同时检出具有高致病力的4b血清型菌株。应加大以上几种检出的血清型监测力度,着重注意高致病力4b菌株的污染点。PFGE分型将菌株分为10种型别,同源性在49.8%~1...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餐饮业厨房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及控制方法


图3-1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学分型构成图??

样品,血清型,肉类食品,熟肉


图3-2不同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型分布??Figure?3-2?Distribution?of?Listeria?monocytogenes?in?different?samples??根据图3-2可以看出,在菜刀、砧板、操作台面、水槽、地漏、生肉、熟肉样品中均有:v??检出〗/2a血清型。说明l/2a血清型在无论在餐饮单位的环境还是食品中均有污染。有研究者'??发现l/2a血清型菌株正在逐步替代4b型菌株,成为高致病菌株。应该加大对l/2a血清型的??检测力度。在生肉、熟肉样品中检出的血清型都是l/2a,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贾静[181??对山东省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分型发现252株单增李斯特菌,93株血清型为〗/2a,且大多??来在肉类食品。Corcoran等1561通过在香肠中加入浊度相同,但血清型不同的单增李斯特氏菌??菌液,都在4°C温度下培养90天,发现加入不同血清中l/2a型菌株所占的比例最高,推测??l/2a型菌株在肉类食品有较高检出率可能是因为该血清型在肉类食品中有较强的生存能力。??需加大对l/2a血清型的检测力度。??3.3单增李斯特菌PFGE分型结果??3.3.1餐饮业厨房中单增李斯特菌PFGE图谱??样品中分离出来的15株单增李斯特菌编号、来源、采样地点等详细信息,见表3-3。??21??

指纹图谱,菌株,同源性,判别标准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土?学位论文??谱,同源性在49.8%?100%,见图31??r?_?f?PFGE?pattern?样品来源??:SDHLOT063?A?调料盆??!?Fitful?辦?SOHLOT053?B?;水箱??:丨?SDHLQT069?C?站板??-1? ̄?SDHLQT091?^?雛麵??¥〇hlqt〇11?d?地漏??一?f?t?繼?j?f?j?SDHIQT049?D?水槽??SDHLQT018?E?生肉??一?SDHLQT09Q?E?菜刀??[r-?SDHLQT01°?F?熟肉??L_?SOHLQT075?G?生肉??_龜動難擊諷圆?H?顆??J一?&?|-||1?SDHIQT060?H?地漏??___?—?M?\m?||?SDHLQT057?I?托g????丨?SDHWT029?J?_S??SDHLQT036?J?砧板??图3-5菌株的指纹图谱??Figure?3-5?Fingerprints?of?the?strain??Temper1571提出了有关菌株同源性的判别标准,酶切后图谱完全一致、无差异,说明为相??同菌株;有1 ̄3条带的差异说明菌株间有相近关系,且只有单基因的改变;4?6条带的差异??说明菌株间可能有相近关系,表示出有2个独立基因的差异;如菌株间有6条带或更多条带??差异,说明有3个或更多基因的变化,菌株之间可被视为无相关性[58]。可将15株单增李斯??特菌分成10个PFGE型别(A?J),同源性在49.8% ̄100%之间。其中C、D、E、H、J?5种??型别中的两株单增李斯特菌同源性达到1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1~2015年吉林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测数据分析[J]. 杨修军,赵薇,刘桂华,黄鑫,王慧,张炜煜,石奔.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1)
[2]PFGE分型方法在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型中的应用[J]. 李秀娟,高伟利,史艳,崔玲玲,潘琢,吴梅玲.  医学动物防制. 2016(10)
[3]案板材质对单增李斯特菌在生熟食品间交叉污染的影响[J]. 董庆利,陆冉冉,汪雯,刘阳泰,宋筱瑜,刘箐.  农业机械学报. 2016(03)
[4]我国零售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健康风险分级研究[J]. 宋筱瑜,裴晓燕,徐海滨,杨大进,朱江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5(04)
[5]环境因子及接种量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非生长界面的影响[J]. 周小红,李学英,杨宪时,刘尊雷.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7)
[6]2005—2013年河北省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及耐药特征研究[J]. 张淑红,侯凤伶,关文英,申志新.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4(06)
[7]2002-2012年人和动物李斯特菌感染报告数据流行病学分析[J]. 连凯,谈卫军,赵丹,殷月兰,王国梁,段斐斐,潘志明,黄金林,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10)
[8]2010-2013年呼和浩特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调查分析[J]. 周虓,李萍,胡瑞林,杨海荣,杨月清,邢丽萍.  热带医学杂志. 2014(06)
[9]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最新研究进展[J]. 杨建伟.  齐鲁医学杂志. 2013(05)
[10]2007年-2011年杭州地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FGE型别分析[J]. 俞骅,郑伟,王艳,金东,斯国静,潘劲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05)

硕士论文
[1]山东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耐药性与分子分型研究[D]. 贾静.山东大学 2012
[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与试剂盒的建立[D]. 张丹丹.上海交通大学 2010
[3]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白艳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4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24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