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柑橘酸腐病菌胞壁降解酶的鉴定及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07-08 16:37
  柑橘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树种,是许多果农增收的主要途径,对我国南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柑橘酸腐病是柑橘果实采后主要且难防治的病害之一,近几年来在各个柑橘产区呈现逐年爆发趋势。柑橘酸腐病的商业化化学杀菌剂偏少,且效果不稳定,主要原因是柑橘酸腐病菌的致病机理了解不透彻。目前关于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致病机理的研究多在于病原菌的侵染途径、该病的发病规律和病程发展等介绍,对潜在的致病因子缺乏系统研究。现有研究表明,胞壁降解酶是果蔬采后致病真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但柑橘酸腐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研究目前鲜有文献报道。本文对柑橘酸腐病菌菌丝体进行了基因组测序,注释了多个潜在胞壁降解酶基因,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了病原菌侵染柑橘果实4d分泌的胞壁降解酶种类,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酸腐病菌在柑橘果实上的侵染过程,利用real-time PCR分析了各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测定了侵染过程中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和病原菌侵染过程中柑橘果实细胞壁多糖(纤维素、果胶和半纤维素)的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柑橘酸腐病菌基因...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柑橘生产及采后损失状况
    1.2 柑橘酸腐病的研究概况
        1.2.1 发病症状
        1.2.2 病原菌的侵染规律
        1.2.3 采后致病真菌的致病因子
    1.3 胞壁降解酶的作用靶标
    1.4 柑橘果实细胞壁结构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柑橘酸腐病菌主要胞壁降解酶的挖掘与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果实
        2.2.2 供试菌种
        2.2.3 实验试剂
        2.2.4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酸腐病菌基因组测序
        2.3.2 柑橘酸腐病菌基因的注释与分析
        2.3.3 酸腐病菌分泌胞壁降解酶种类的LC-MS/MS鉴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柑橘酸腐病菌基因组分析
        2.4.2 柑橘酸腐病菌分泌胞壁降解酶种类的LC-MS/MS鉴定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柑橘酸腐病菌胞壁降解酶的作用时序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供试果实
        3.2.2 供试菌种
        3.2.3 实验试剂
        3.2.4 实验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酸腐病菌侵染柑橘果实的显微观察
        3.3.2 胞壁降解酶基因表达的Real-time PCR分析
        3.3.3 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酸腐病菌侵染柑橘果实的显微观察
        3.4.2 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
        3.4.3 酸腐病菌侵染柑橘果实过程中胞壁降解酶的活性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酸腐病菌侵染对柑橘果皮细胞壁多糖含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供试果实
        4.2.2 供试菌种
        4.2.3 实验试剂
        4.2.4 实验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发病进程
        4.3.2 病原菌侵染对柑橘果实细胞壁多糖的降解作用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柑橘果实采后酸腐病的发病进程
        4.4.2 柑橘酸腐病菌侵染对柑橘果实细胞壁果胶含量的影响
        4.4.3 柑橘酸腐病菌侵染对柑橘果皮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4.4.4 柑橘酸腐病菌侵染对柑橘果皮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57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57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