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藜麦芽苗菜营养功能品质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9 20:17
  藜麦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苋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植物。不仅籽粒营养丰富,藜麦叶和苗同样富含营养和功能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目前国内外对藜麦苗蔬菜的开发研究较少。不同的采收时期会影响蔬菜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营养保健价值,在最佳采收阶段可显著提高绿叶蔬菜的品质,因此,收获时期对于保障蔬菜的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对三种不同基因型藜麦品种资源进行温室大棚培养,对在5个不同生长阶段采收的藜麦芽苗进行了营养功能成分的测定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研究酚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生物可及性和抗氧化活性,以期确定最适宜的采摘时期和藜麦品种资源。其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对不同时期藜麦芽苗营养功能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藜麦芽苗在第33天采收时,其纤维素含量最高,水分含量最低,不适宜食用。藜麦芽苗脂肪含量在第29天最高。云南红藜和蒙藜1号的氨基酸含量在第25天最高,云南白藜则在第29天最高。云南红藜和蒙藜1号糖含量在第29天最高,云南白藜在第17天最高,第25天次之。藜麦芽苗富含维生素,其α-生育酚为主要维生素E。从品种来看,蒙藜1号纤维素和蛋白含量最高,且氨基酸中必需氨...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藜麦概述
        1.1.1 藜麦的生物特性
        1.1.2 藜麦籽粒的营养价值及生理活性
        1.1.3 藜麦叶和芽苗的营养价值及生理活性
    1.2 藜麦产业现状
    1.3 藜麦芽苗菜的生产
    1.4 藜麦芽苗相关食品研究
    1.5 体外模拟消化模型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2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营养功能成分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和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
        2.2.2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灰分含量变化
        2.2.3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脂肪含量变化
        2.2.4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纤维素含量变化
        2.2.5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2.2.6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游离糖组成分析
        2.2.7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维生素E含量变化
    2.3 本章小结
3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功能因子和抗氧化活性变化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剂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γ-氨基丁酸(GABA)的测定
        3.2.2 总黄酮含量测定
        3.2.3 总皂苷含量测定
        3.2.4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3.2.5 酚酸单体化合物分析
        3.2.6 抗氧化活性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
        3.3.2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3.3.3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总皂苷含量的变化
        3.3.4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
        3.3.5 藜麦芽苗菜生长过程中单体酚类化合物的变化
        3.3.6 藜麦芽苗菜抗氧化活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藜麦芽苗菜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剂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体外消化实验
        4.2.2 甲醇提取液样品制备
        4.2.3 总多酚含量测定
        4.2.4 总黄酮含量测定
        4.2.5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体外消化对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4.3.2 体外消化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4.3.3 体外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
        4.3.4 体外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释放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657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57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