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M1、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肠毒性和肝毒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05:49
目前,霉菌毒素污染谷物食品和奶制品的现象较为普遍,黄曲霉毒素M1(AFM1)和赭曲霉毒素A(OTA)是奶及奶制品中常见的两种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是玉米及其它谷物中污染最为严重的霉菌毒素,在奶及奶制品中也存在。当肠道作为抵抗外来有害物质的第一道防线时,肠道细胞会受到高浓度的霉菌毒素危害,从而造成肠功能损伤。肝脏属于机体的主要免疫、解毒和消化器官,也会暴露于霉菌毒素,对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奶及奶制品和谷物也成为家庭常见的食物,AFM1、OTA与ZEA在人体内的暴露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利用免疫荧光、透射电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了AFM1、OTA和ZEA对肠上皮细胞Caco-2/HT29-MTX紧密连接蛋白定位和黏蛋白分泌的影响。同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AFM1、OTA及其混合物对小鼠肝脏和HepG2细胞代谢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一,AFM1、OTA和ZEA处理Caco-2/HT29-MTX细胞后,会增强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霉菌毒素处理也会明显改变紧密连接蛋白(TJ蛋白)的形态,破坏TJ蛋白的结构。混合霉菌毒素对黏蛋白...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AFM1、OTA和 ZEA的概述
1.1.1 AFM1、OTA和 ZEA的理化性质
1.1.2 AFM1、OTA和 ZEA的毒性及致病性
1.1.3 AFM1、OTA 和 ZEA 的污染概况
1.2 AFM1、OTA和 ZEA的肠道毒性研究进展
1.2.1 肠道结构及其屏障功能
1.2.2 AFM1、OTA和 ZEA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1.3 霉菌毒素的肝脏毒性研究进展
1.4 代谢组学技术在肝脏毒理学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和黏蛋白分泌的影响
2.1 试验试剂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和处理
2.2.2 TEER值检测
2.2.3 示踪剂渗透量测量试验
2.2.4 蛋白印迹分析
2.2.5 免疫荧光分析
2.2.6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2.2.7 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qPCR)
2.2.8 黏蛋白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2.9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TEER值的影响
2.3.2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2.3.3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TJ蛋白定位的影响
2.3.4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TJ蛋白形态的影响
2.3.5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黏蛋白基因的影响
2.3.6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2.3.7 TJ蛋白、细胞通透性、黏蛋白基因表达和分泌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AFM1和OTA致肝脏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小鼠灌胃实验及样品采集
3.2.2 体增重及脏器指数测定
3.2.3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3.2.4 肝脏组织病理分析
3.2.5 肝脏的代谢组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的影响
3.3.2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3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小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3.3.4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代谢物谱多元统计分析
3.3.5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3.3.6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代谢物整合代谢通路分析
3.3.7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差异代谢物维恩分析
3.3.8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显著代谢物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AFM1和OTA致 Hep G2 细胞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4.1 试验试剂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HepG2细胞的培养和处理
4.2.2 CCK-8试验
4.2.3 细胞代谢组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 Hep G2 细胞活性的影响
4.3.2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 Hep G2 细胞内差异代谢物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37284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AFM1、OTA和 ZEA的概述
1.1.1 AFM1、OTA和 ZEA的理化性质
1.1.2 AFM1、OTA和 ZEA的毒性及致病性
1.1.3 AFM1、OTA 和 ZEA 的污染概况
1.2 AFM1、OTA和 ZEA的肠道毒性研究进展
1.2.1 肠道结构及其屏障功能
1.2.2 AFM1、OTA和 ZEA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1.3 霉菌毒素的肝脏毒性研究进展
1.4 代谢组学技术在肝脏毒理学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和黏蛋白分泌的影响
2.1 试验试剂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和处理
2.2.2 TEER值检测
2.2.3 示踪剂渗透量测量试验
2.2.4 蛋白印迹分析
2.2.5 免疫荧光分析
2.2.6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2.2.7 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qPCR)
2.2.8 黏蛋白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2.9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TEER值的影响
2.3.2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2.3.3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TJ蛋白定位的影响
2.3.4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TJ蛋白形态的影响
2.3.5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黏蛋白基因的影响
2.3.6 AFM1、OTA和 ZEA对肠上皮细胞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2.3.7 TJ蛋白、细胞通透性、黏蛋白基因表达和分泌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AFM1和OTA致肝脏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小鼠灌胃实验及样品采集
3.2.2 体增重及脏器指数测定
3.2.3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3.2.4 肝脏组织病理分析
3.2.5 肝脏的代谢组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的影响
3.3.2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3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小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3.3.4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代谢物谱多元统计分析
3.3.5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3.3.6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代谢物整合代谢通路分析
3.3.7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差异代谢物维恩分析
3.3.8 AFM1和OTA作用后小鼠肝脏内显著代谢物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AFM1和OTA致 Hep G2 细胞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4.1 试验试剂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HepG2细胞的培养和处理
4.2.2 CCK-8试验
4.2.3 细胞代谢组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 Hep G2 细胞活性的影响
4.3.2 单独及联合的AFM1、OTA对 Hep G2 细胞内差异代谢物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37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83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