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基于苹果渣多酚—硬脂酸改性微纳米级纤维素的可食复合淀粉包装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6 18:26
  当今是一个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时代。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生鲜食品市场迅猛发展,因此市场对生鲜食品包装材料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的包装材料主要还是使用诸如聚乙烯(PE)等石油基材的保鲜膜。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现在急需开发绿色环保的功能化生鲜食品包装材料。淀粉类可食包装膜是一种以淀粉为基材的包装膜,其不但可生物降解,在添加绿色功能性助剂后,还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有的甚至可作为营养成分与被包装物一同食用。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制备出同时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疏水性能,抗氧化性能的可生物降解的可食包装膜。本论文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本章利用超声波萃取法从苹果渣中提取苹果多酚,并做了单因素实验探究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这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多酚提取浓度的影响,最后借助响应面分析法探究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g/m L),提取时间:16 min,提取温度:60°C,所提取的苹果渣多酚浓度为14.4893 mg/m L第二部分:本章以α-纤维素为原料,采用酸解法和机械力化学法分别制...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可食膜研究现状
        1.2.1 多糖类可食膜
        1.2.2 蛋白质类可食用膜
        1.2.3 脂类可食膜
        1.2.4 复合型类可食膜
    1.3 苹果渣及多酚的研究现状
        1.3.1 苹果渣
        1.3.2 苹果渣多酚
    1.4 微纳米纤维素及硬脂酸改性的研究
        1.4.1 微纳米级纤维素的增强作用及改性
        1.4.2 硬脂酸改性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苹果渣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响应面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2.2.2 苹果渣的制备
        2.2.3 苹果渣多酚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2.2.4 苹果渣多酚浓度的测定
        2.2.5 苹果渣多酚提取实验的响应面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乙醇浓度对苹果渣多酚提取浓度的影响
        2.3.2 料液比对苹果渣多酚提取浓度的影响
        2.3.3 提取时间对苹果渣多酚提取浓度的影响
        2.3.4 提取温度对苹果渣多酚提取浓度的影响
        2.3.5 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2.3.6 两因素交互作用分析及优化
        2.3.7 苹果渣多酚提取工艺条件的预测与检验
    2.4 小结
第三章 硬脂酸改性微纳米级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木薯淀粉可食膜的性能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3.2.2 微纳米纤维素(MCC)制备
        3.2.3 纳米纤维素(NCC)的制备
        3.2.4 微纳米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的硬脂酸改性
        3.2.5 不同含量改性微纳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的复合淀粉可食膜的制备
        3.2.6 MCC、NCC的得率
        3.2.7 MCC,NCC,M-MCC及 M-NCC的形貌SEM表征
        3.2.8 MCC,NCC,M-MCC及 M-NCC的 FTIR表征
        3.2.9 MCC,NCC,M-MCC及 M-NCC的 XRD表征
        3.2.10 MCC,NCC,M-MCC及 M-NCC的 TG表征
        3.2.11 M-MCC/木薯淀粉薄膜,M-NCC/木薯淀粉可食膜的SEM表征
        3.2.12 不同添加量M-MCC/木薯淀粉薄膜,M-NCC/木薯淀粉可食膜的TG表征
        3.2.13 不同添加量M-MCC/木薯淀粉可食膜,M-NCC/木薯淀粉可食膜的厚度测定
        3.2.14 不同添加量M-MCC/木薯淀粉可食膜,M-NCC/木薯淀粉可食膜的机械性能表征
        3.2.15 不同添加量M-MCC/木薯淀粉可食膜,M-NCC/木薯淀粉可食膜的疏水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CC及 NCC的得率
        3.3.2 MCC,NCC,M-MCC及 M-NCC的形貌表征
        3.3.3 MCC,NCC,M-MCC及 M-NCC的 FTIR表征
        3.3.4 MCC,NCC,M-MCC及 M-NCC的 XRD表征结果分析
        3.3.5 MCC,NCC,M-MCC及 M-NCC的热稳定性分析
        3.3.6 淀粉膜,M-MCC/淀粉可食膜,M-NCC/淀粉可食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3.3.7 不同添加量M-MCC/木薯淀粉可食膜,M-NCC/木薯淀粉可食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3.3.8 不同添加量M-MCC/木薯淀粉可食膜,M-NCC/木薯淀粉可食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3.3.9 不同添加量M-MCC/木薯淀粉可食膜,M-NCC/木薯淀粉可食膜的疏水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苹果渣多酚及改性微纳米级纤维素可食复合淀粉包装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4.2.2 各复合可食膜的制备
        4.2.3 各复合可食膜厚度的测量
        4.2.4 各复合可食膜的形貌表征
        4.2.5 各复合可食膜的热稳定性表征
        4.2.6 各复合可食膜的机械性能表征
        4.2.7 各复合可食膜的疏水性能表征
        4.2.8 各复合可食膜的透氧性能表征
        4.2.9 各复合可食膜的水蒸气透过率表征
        4.2.10 各复合可食膜的水溶性表征
        4.2.11 各复合可食膜的抗氧化性能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各复合可食膜的形貌分析
        4.3.2 各复合可食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4.3.3 各复合可食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4.3.4 各复合可食膜的疏水性能分析
        4.3.5 各复合可食膜的透氧性能分析
        4.3.6 各复合可食膜的水蒸气透过性能分析
        4.3.7 各复合可食膜的水溶性分析
        4.3.8 各复合可食膜的抗氧化性能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852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852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