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基于RNA-Seq对捕食线虫真菌虫生亚隔指孢做转录组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4 10:42
【摘要】:线虫每年对农作物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由于传统的防治线虫措施与喷洒化学农药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一种对环境友好且高效的线虫生防制剂。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生活方式灵活且是杀线虫生防制剂研究最多的,其原本能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当处于低氮源环境且有活线虫或线虫提取物存在的条件下其营养菌丝会特化形成捕食器官(捕器),捕器的生成标志着生活史的改变,捕器可分为三维菌网、粘球、粘性分枝和的收缩环等类别。捕食线虫真菌杀线虫共分为4步:吸引、固定、侵入、消化。虽然当下用于杀线虫的生防制剂已有报道,但由于线虫的生活条件限制了捕食线虫真菌的杀线虫效果,且捕食线虫真菌与线虫的相互作用及相关机制也不是很清楚,所以继续探究捕食线虫真菌杀线虫的机制还是相当的有建设性意义的。本文基于RNA-Seq技术对在加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稀释液0 h、24 h、72 h三个时间后产粘球的捕食线虫真菌虫生亚隔指孢(Dactylellina entomopaga)的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以挖掘更多的毒力因子及相关的毒力基因从而完善捕食线虫真菌的浸染机制信息库。分析方法:使用 Blast2GO 软件进行 Non-Redundant Dataset(NR)和 Gene Ontology(GO)以及InterProScan的blast 比对;将clean reads比对到基因组上并计算出每个基因的reads数目(count值)使用edgeR软件基于reads计数的方法筛选得到显著差异基因(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SDEGs);对显著差异基因进行多个蛋白质数据库注释和富集。本文发现:未诱导状态到诱导前期,显著上调差异基因富集到的Pathway有核糖体与氮代谢;诱导前期到诱导后期显著上调差异基因富集的Pathway是过氧化物酶体;未诱导状态到诱导后期,显著上调差异基因富集的Pathway为核糖体、产热、MAPK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酪氨酸代谢、黑素原生成、河马信号通路等。依据多篇文献报道还假设:在连续上调的基因中,蛋白质注释结果显示:可能编码蛋白为c型凝集素家族的基因de0208146可能与粘附过程相关,de0201759也许参与定位线虫;从诱导前期到诱导后期上调三十多倍的de0200602可能参与了线虫的识别;de0204621可能与捕器粘性产生有关。
【图文】:

流程图,测序,组分,流程图


图2-1:邋RNA-Seq测序流程图逡逑2.3转录组分析逡逑转录组学分析的流程如图2-2所示,具体如下文所述。逡逑2.3.1测序结果质厘彳£制逡逑在进行一系列分析之前必须对测序结果初始下机数据(raw邋data)进行评估,逡逑评估项目有:检查reads每个位置的碱基测序质量,每条序列的测序质量、是否有逡逑接头残留情况、不识别的碱基含量等。本实验使用FastQC邋(http://www.bioinforma逡逑tics.babraham.ac.uk/projects/fastqc/)对测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接着使用Mu丨tiQC逡逑[23]对结果进行整合。逡逑2.3.2基因组比对及reads的定量逡逑由于在构建cDNA文库以进行测序之前,是在mRNA中加入特定的打断试剂逡逑将其打断成短序列,接着以打断的mRNA作为模板反转录生成cDNA,再经过一逡逑系列的操作后进行测序的,,因此使用HISAT2邋(ccb.jhu.edu/software/hisat2/index.sh逡逑tml)将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以了解reads在参考基因组上的位置。逡逑在上一步的基因组比对后得到了哪些reads是属于哪个基因的,接着使用逡逑featureCounts[24H十算比对到所有基因的reads数(count)为使用edgeR软件算出基逡逑因的表达丰度变化以找出差异表达基因。逡逑8逡逑

序列,碱基,测序


(错误率在0.1邋%以下)之间的,说明每条序列的测序质量都挺好,结果通过;逡逑测序过程中reads的某个位置的碱基无法确定为哪种碱基时则将其标记为N,在任逡逑意位置的N邋%邋>邋5时该模块就生成一个警告,从图3-4可以看出所有的位置N邋%都逡逑远远小于5,说明测序结果有着很小的数据读取偏差。综合上述结果认为该下机逡逑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转录组学分析。逡逑FastQC:邋Mean邋Quality邋Scores逡逑so逦NB:邋:逦'匕二'.::土.…广V.逡逑40逡逑g邋30逡逑I逡逑?逡逑20逦40逦60逦80逡逑Position邋(bp)逡逑图3-2:邋read的第1 ̄90个碱基的测序质量情况逡逑图中共有六条绿线,分别代表测序的六条序列。横坐标表示reads的第1?90逡逑个碱基,纵坐标表示碱基测序质量打分(Q邋=邋-10邋*邋lgP其中p表示的是碱基测序错逡逑误率)的平均数,图中共有三个背景色,依次是绿色(表示的是Q>邋30碱基测序逡逑错误率在0.1邋%以下,而正确率在99.9%以上),当打分在此区域时表示达到了逡逑很好的测序质量;在黄色区域时表示是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当打分落在红色区逡逑域时即为测序质量较低的情况。逡逑1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3;Q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亮;刘硕然;周汉宇;房以好;肖文;杨晓燕;;高黎贡山北段东、西坡捕食线虫真菌分布格局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8年12期

2 周新娟;邓巍;滕曼;刘硕然;肖文;杨晓燕;;火烧对苍山捕食线虫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大理大学学报;2018年12期

3 黎静;李婷;苏锡钧;苏鸿雁;;金沙江水生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9期

4 朱自忠;王彦芳;林燕云;王廷平;杨力权;肖文;杨晓燕;;洱源西湖底质中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研究[J];生态科学;2017年01期

5 代琦;魏芳;梅雄娥;周福仙;苏鸿雁;;苍山三条溪中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6 梅雄娥;周福仙;代琦;魏芳;苏鸿雁;;苍山黑龙溪捕食线虫真菌的生物多样性[J];大理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7 苏锡钧;罗宗龙;朱丹;刘硕然;苏鸿雁;;白马雪山牧场中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J];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郝玉娥;张铭洋;谭胜全;周艺;薛金花;向艳;全淑芬;;水生捕食线虫真菌季节性分布及多样性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云霞;杨晓燕;苏鸿雁;;苍山斜阳峰火烧迹地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10 杨晓燕;刘立盘;苏锡钧;叶远邦;黄爱英;苏鸿雁;;洱海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金奎;蒋德伟;周静;张克勤;;捕食线虫真菌寡孢节丛孢中一种新的转录调控蛋白的鉴定[A];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赖屹玲;刘杏忠;;食线虫真菌对线虫功能反应的应用及分子机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刘杏忠;裘维蕃;;食线虫真菌的研究进展[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C];1991年

4 张克勤;;捕食线虫真菌分类研究进展[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一卷)[C];1986年

5 魏志艳;刘雪峰;;一种捕食线虫真菌与其他树栖真菌的关系初探[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张颖;张克勤;;中国捕食线虫真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遗传结构和隐存种研究[A];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会刊[C];2012年

7 杨金奎;季星来;邹成钢;梁连铭;张克勤;;寡孢节丛孢的比较基因组和捕食器官形成机制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张克勤;周薇;何世川;;中国的捕食线虫真菌 Ⅱ.具三维菌网的节丛孢菌捕食线虫机制初步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C];1991年

9 杨金奎;梁连铭;张克勤;;寡孢节丛孢捕食器官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魏志艳;杨小兵;胡慧萍;;捕食线虫真菌对草菇线虫捕食效果初探[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炳文 雨林;创建国内一流的实验室[N];云南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淑芬;食线虫真菌Hirsutella minnesotensis和Hirsutella rhossiliensis的生态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2 赵明莲;食线虫真菌侵染性胞外蛋白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D];云南大学;2003年

3 王芯;细菌调控捕食线虫真菌捕杀线虫的分子机制[D];云南大学;2015年

4 李恒;捕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中milRNA的发现及功能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王瑞珍;伊氏线虫真菌比较基因组及其内生细菌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6 周正富;专性内寄生食线虫真菌圆锥掘氏梅里霉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琴;基于RNA-Seq对捕食线虫真菌虫生亚隔指孢做转录组学分析[D];云南大学;2019年

2 周新娟;火烧对捕食线虫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D];大理大学;2019年

3 范喜杰;捕食线虫真菌毒力影响因素研究[D];大理大学;2018年

4 王家亮;滇西北捕食线虫真菌垂直分布模式初探[D];大理大学;2018年

5 周汉宇;流域视角下滇西捕食线虫真菌空间分布模式研究[D];大理大学;2017年

6 王伟;中国部分地区捕食线虫直菌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张金莲;广西捕食线虫真菌分类及其分子分析[D];广西大学;2005年

8 郭倩楠;食线虫真菌圆锥掘氏梅里霉进化与侵染机制的组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刘金韬;从基因组探寻长孢亚隔指孢捕食适应性及进化[D];云南大学;2015年

10 苏浩;氨基酸诱导寡孢节丛孢形成捕食器官的条件和机制初步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38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38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