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珠江沉积物中微好氧化能自养硫氧化细菌的筛

发布时间:2020-06-17 22:37
【摘要】:硫氧化细菌在地球的碳氮硫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硫氧化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好氧硫氧化细菌和厌氧硫氧化细菌,对微好氧硫氧化细菌的研究较少,而且对微好氧硫氧化细菌的代谢通路及微氧硫氧化机制的研究存在不足。本论文以珠江广州段河水底泥表面沉积物为样本,对微氧硫氧化细菌进行定向富集,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跟踪富集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通过筛选得到能进行微好氧自养生长的硫氧化细菌;针对筛选得到的一株新的微好氧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特性的研究,确定其为一个新的硫氧化细菌属;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硫氧化细菌LSR1的主要代谢通路及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以微氧条件对珠江表面沉积物的硫氧化细菌进行富集,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富集物细菌群落丰度随富集过程逐渐减小,硫氧化细菌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最终富集物中主要的硫氧化细菌包括Thiobacillaceae_unidentified、Sulfuricurvum、Geothrix、Bacillus、Thiofaba和Thiomonas。从最终富集物中筛选得到8株硫氧化细菌,与Thiomonas、Zoogloea、Azonexus、Pseudomonas、Sulfuritortus这五个属具有较高同源性,其中LSR1与Sulfuritortus calidifontis J1A相似性低于95%。对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发现菌株LSR1为革兰氏阴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为6.5-7.0。能在微氧条件下生长,也能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厌氧条件中生长。能利用NaHCO_3作为碳源,硝酸盐、N_2和铵盐作为氮源,硫代硫酸盐和低浓度硫化物(2mM Na_2S)作为硫源生长,外加实验所用的其他有机碳源、亚硝氮盐和硫源时不生长。结合系统进化树分析,将LSR1分类学地位确定为Thiobacillaceae科下新的属。对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显示菌株LSR1基因组大小为3.2 Mb,含有3,219个基因。基因组注释结果表明LSR1含有硫化物、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的硫氧化途径,不含完整的TCA循环;LSR1利用硝酸盐的主要方式为异化的硝酸盐还原途径,基因组含有多种固氮酶,及固氮酶调控基因,氧气缺乏及氮源稀少都会促进固氮基因的表达量;LSR1含有两种高氧亲和性的末端氧化酶,cbb_3氧化酶与bd氧化酶,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供体为硫的氧化,微氧时电子最终受体为氧气,厌氧时最终电子受体为硝酸根与亚硝酸根,高氧气含量会抑制cbb_3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高氧化还原压力会促进cbb_3氧化酶基因、bd氧化酶基因及电子传递链基因的表达量;LSR1含有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过氧化氢酶基因等抗氧化基因,能够维持菌株LSR1的微好氧生长。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33
【图文】:

硫循环,碳氮,硫元素,价态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水体中的碳氮硫循环水体中硫的循环与碳、氮的循环通过各种生物和化学过程紧密地交织在一水和生物体间相互转移和转化。碳、氮和硫循环是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中主要的碳氮硫循环如图 1-1 所示,硫氧化细菌主要参与图中红色箭头部O2固定成有机物、将还原态的硫氧化为 S0、SO32-或 SO42-、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生成铵等过程。硫氧化细菌作为生态圈的生产者,在水体的碳、氮和起着重要的作用[1]。

过程图,无机硫,微氧,好氧


河水层为好氧层,表面沉积物为微氧层,深层沉积物为厌氧层。水体硫循环中的 SRB 一般为严格厌氧细菌[4],必须在水体的厌氧环境中才能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H2S、S2-)[5]。被 SRB 还原生成的硫化物首先在厌氧层被厌氧 SOB 部分氧化为 S0或SO42-,之后进入微氧层,被微好氧 SOB 氧化,最后才进入到好氧层,被好氧 SOB 氧化。微好氧 SOB 的最终电子受体为氧气,可以比厌氧 SOB 获得更多的能量和更高的硫氧化效率;而相比于好氧 SOB,微好氧 SOB 在生态位上更加靠近 SRB,可以更快的接触到被 SRB 还原的硫源。过去的研究中,人们研究最多的为好氧硫氧化细菌,近几年随着对硫氧化细菌的研究深入,才逐渐通过筛选得到一些厌氧与微氧硫氧化细菌[6],而专门对微好氧硫氧化细菌的研究并不多,对微氧环境中的硫氧化细菌的代谢通路及微氧硫氧化机制的认识不足因此,微好氧硫氧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微氧硫氧化机制的研究对揭示水体中乃至生态圈的碳氮硫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慧丽;郭安源;;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数据库利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5年11期

2 谢苹;张书良;杨科科;;微氧环境下无色硫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脱硫[J];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3 郝晓地;戴吉;魏丽;;生物除硫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6年04期

4 王凯军;胡超;;生物硫循环及脱硫技术的新进展[J];环境保护;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微氧状态下EGSB反应器除污染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谭小琴;珠江水体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硫代谢途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吴檬檬;微氧法原位脱除沼气中硫化氢的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3 李琼;不同处理方式对酸性硫酸盐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18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18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