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真菌第五家族纤维素酶的基因挖掘与分子改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09:42
【摘要】:微生物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已被广泛应用在能源、饲料、造纸等多个行业。从微生物基因组中挖掘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纤维素酶,并通过分子改良提高其应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真菌Talaromyces leycettanus JCM12802、Bispora sp.MEY-1、Bispora antennata CBS126.38、Gloeophyllum trabeum CBS900.73、Stegonsporium opalus CBS125034为出发菌株,克隆表达了糖苷水解酶第五家族(GH5)纤维素酶及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膨胀素蛋白。基于蛋白不同结构层次的分析,采用半桶融合、二级结构单元替换、定点突变等技术,系统的研究了 GH5纤维素酶结构原件及特定氨基酸位点与酶功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及催化机制。从上述5株真菌中成功克隆、表达了 7个GH5纤维素酶,获得重组蛋白TlCe15A,TlCe15B,BsCel5A,BsCel5B,GtCe15,SoCel5,BaCel5,其最适温度在 50-80℃ 之间,最适pH在3.0-5.0之间,为酸性纤维素酶。其中,TlCe15A和BsCel5B为嗜热纤维素酶,最适温度为80℃,在70℃ 下的稳定性较好。TlCe15B最适pH为3.0,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在催化底物多样性方面,上述7个蛋白均对Barley β-glucan、Lichenan、CMC-Na表现出高活性。其中,BsCel5B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1164 U/mg)和甘露聚糖酶活性(2203 U/mg),其甘露聚糖酶活性高于目前报道的其他纤维素酶。SoCel5(最适温度 60℃)与来源于Talaromyces emersonii CBS394.64 的 TeEg15A(最适温度90℃)的序列一致性为51%,基于二者的二级结构特点,进行结构重组,构建10个杂合蛋白,H1-H10。其中H8和H9最适温度分别为80℃和70℃,在55℃下的半衰期分别达到亲本蛋白SoCel5的650和155倍。此外,H8和H9的比活值分别为 720U/mg 和 920U/mg,均高于两个亲本 SoCel5(350U/mg)和 TeEgl5A(600U/mg)。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N端区域中Arg52点与周围氨基酸的氢键作用力以及α2和a3结构之间的疏水堆积力对嗜热酶的热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使蛋白结构在高温下保持稳定。将TeEg15A的N端半桶结构(βα)1-4和3/8桶结构(βa)1-3分别替换至BaCe15,构建两个杂合酶BaCe15127和BaCe15167,其比活性和催化效率提高了 1.0-6.7倍。结构模拟的结果表明,BaCe15127和BaCel5167催化通道整体构型较BaCel5发生明显变化,有利于底物的结合和产物的释放,同时催化残基之间的距离也分别缩小了 2.5A和1.8A,有利于对底物的切割。此外,TeEg15A的N端半桶结构还为杂合酶引入了更多的氢键作用力,促进酶与底物的结合。通过本研究,证明了 TeEgl5A的N端半桶结构对酶的催化活性的重要影响,同时成功的对BaCel5的催化效率进行了改良。对GtCel5的Asn233位点进行饱和突变研究,该位点参与loop 6上的发卡结构的形成。通过对突变体性质分析发现,N233G和N233A 比活力和催化效率较野生型提高了 26-70%。以TeEg15A和SoCe15作为对照研究,其突变体的活力结果为GlyAlaAsn,与GtCel5突变结果一致。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分析结果表明,233位点间接地影响了催化残基Glu267周围的氢键作用力网络。此外,Ala和Gly为233位点增加了新的氢键作用力,其与底物的结合能也显著降低。该研究阐明了 loop 6区对GH5纤维素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从T.leycettanus基因组中克隆了 1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膨胀素编码基因,获得重组蛋白TlSWO。活性测定结果表明,TlSWO对β-1,4键连接的纤维素类底物具有降解能力,其最适pH为4.0,最适温度为60℃。以预处理的天然玉米秸秆PCS为底物,TlSWO与Trichodermalongibrachiatu来源的内切纤维素酶EGI之间的添加比例达到1.2:0.8时的协同效果最优。以磷酸溶胀微晶纤维素PASC以及高度结晶纤维素CNC为底物,TISWO与来源于T.reesei外切纤维素酶CBHI的协同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 9.6%和30%。通过该部分的研究使我们对真菌膨胀素蛋白有了新的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55
【图文】:

纤维素酶,糖苷,家族,水解酶


1.3.3.2邋GH5纤维素酶催化机制逡逑由于GH5是第一个报道有纤维素酶的糖苷水解酶家族,因此,也被称为“纤维素逡逑酶A”家族(Aspeborg,2012)。该家族成员采取双交换催化机制,其催化原理如图1.4所逡逑示。逡逑5逡逑

氨基酸序列,纤维素酶,折叠片,螺旋结构


供体和质子受体均复位到初始状态,对其他糖苷键再进行相同的水解过程。逡逑1.3.3.3邋GH5纤维素酶的结构特点逡逑第5家族纤维素酶具有相同的结构,S卩(po08-TIM桶状结构(图1.5),根据文献报逡逑道,约10%的酶具有此类结构(Carstensen邋d邋NB,2012b)。其结构特点是由8组p折叠逡逑片和a螺旋结构单元通过aP-loop连接而成,而每个结构单元包含一个(3折叠片和a逡逑螺旋结构(P00,由pa-loop连接。整体结构如图1.5所示,TIM桶状结构的外围是8逡逑个a螺旋,内壁结构包含8个(3折叠片。GH5纤维素酶氨基酸序列包含7个保守的逡逑氨基酸残基,以来源于的BaCel5为例,其保守氨基酸残基分别为逡逑Arg60,邋Hisl04,邋Asnl43,邋Glul44,邋His212,邋Tyr214邋以及邋Glu254。其中邋Glul44邋和邋GW254逡逑为该酶的催化残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科院选育出高产纤维素酶菌种[J];宁波农业科技;1998年03期

2 王伟;王永花;;纤维素酶基因的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9年02期

3 李荣龙;王连军;;棉针织物抛光整理纤维素酶自动输出模型的建立[J];染整技术;2019年02期

4 傅佑丽;石家骥;韩龙;;微生物中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4期

5 陶敏;王振兴;陈晓艺;李宪臻;;持续性内切纤维素酶高效催化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9年05期

6 廖奇;江书忠;曹霞;肖淑华;燕富永;;纤维素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广角;2017年12期

7 孙孟凌;孙勇;范圣涛;赵玉印;;纤维素酶研究现状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今日畜牧兽医;2018年05期

8 宋妍妍;;纤维素酶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广角;2018年07期

9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生物[J];中学生物学;2017年07期

10 黄忠永;;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西珍;赵军旗;田朝光;马延和;;真菌来源中碱性纤维素酶研究[A];第九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严少敏;吴光;;纤维素酶的分泌途径:小型综述[A];第九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冯雁;郑柏松;王玉国;;新型高温纤维素酶的结构和功能[A];第八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永涛;陈冠军;刘巍峰;;Cytophaga hutchinsonii纤维素酶异源表达与性质研究[A];第八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侯炳炎;;纤维素酶生产和应用于纺织工业的回顾[A];第八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肖芳;覃益民;刘幽燕;;产纤维素酶增效蛋白的放线菌筛选[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7 王娟;李欣;吴松刚;黄建忠;;长梗木霉外切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曾涛;曾会才;陈汉清;;海南省部分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分离与鉴定[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凤超;陈冠军;刘巍峰;;环境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纤维素酶基因的筛选[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李汉骏;王舒;付鸣佳;;产纤维素酶真菌Mucor amphibiorum RSC1的鉴定和产纤维素酶特性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国信;开发纤维素酶制剂大有可为[N];经理日报;2004年

2 王菁莎 王颉 刘景彬;纤维素酶的应用现状[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3 ;2009年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推介[N];中国纺织报;2009年

4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孙洪新邋甄二英;纤维素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5 ;高活力纤维素酶生产技术 [N];中国化工报;2002年

6 平远 译;纤维素酶可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N];福建科技报;2004年

7 山东农业大学 王纪亭;饲料原料资源匮乏出路何在[N];中国畜牧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温维健;水洗酶与工艺的组合拳[N];中国纺织报;2014年

9 张晓帆;杰能科推出优质高对比度纤维素酶[N];中国纺织报;2005年

10 冯卫东;科技将这样改变我们的生活[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菲;真菌第五家族纤维素酶的基因挖掘与分子改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孟庆山;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基因转录调控因子鉴定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张晓月;可溶诱导物诱导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合成机理及菌株改良[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姜宝杰;纤维素酶CBMs吸附与解吸附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及其应用[D];山东大学;2016年

5 杨虹;GH45和GH12家族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和催化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6 陈雨蒙;锰离子和N,N-二甲基甲酰胺诱导里氏木霉高产纤维素酶的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7 李勇昊;利用可溶性诱导物批式流加发酵培养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8 张飞;利用人工锌指蛋白技术提高里氏木霉Rut-C30纤维素酶产量[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9 尹以瑞;Thermoactinospora rubra YIM 77501~T不同温度下利用纤维素的策略及其高温耐受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10 卢宪芹;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性质及机制和酶的理性改造[D];山东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小妹;团头鲂肠道菌株MA35产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及性质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2 李媛媛;新型适冷纤维素酶的酶学鉴定及功能位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

3 苏丹;影响草酸青霉纤维素酶合成的膜蛋白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4 王纳纳;重组SipoEXLX2增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5 杨威;类芽孢杆菌sp. LLZ1纤维素酶在离子液体中的失活机制与动力学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6 薛藩;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高效纤维素酶活条件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7 赵情;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8 胡晴雯;耐乙醇纤维素酶的筛选、表达及性质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9 张天;国槐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分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徐佳迪;草酸青霉纤维素酶嵌合转录调控因子的构建及菌株的组合遗传改造[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35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35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