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其虾青素累积过程中植物色素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6:54
【摘要】:虾青素超强的抗氧化性赋予了其突出的生理功能,尤其在提高免疫力、清除自由基、活性氧等方面作用显著,其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雨生红球藻是目前被认为生产虾青素较为理想的生物来源。所以,关于提高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以及细胞内虾青素积累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阐明的虾青素合成通路的基础上,研究了合成途径中的三个重要底物: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及其积累虾青素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植物色素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番茄红素浓度为0.5 mg/L时,效果最佳,680 nm的吸光值为0.701,细胞密度达到6.25×10~5个/mL,相比对照组提高了8.51%。l.0 mg/L的处理组次之,吸光值为0.672,细胞密度为6.01×10~5个/mL。β-胡萝卜素添加浓度为1.0 mg/L时,效果最佳,680 nm的吸光值为0.705,细胞密度达到6.57×10~5个/mL,相比对照组提高了9.03%。玉米黄素处理过的雨生红球藻通常提前至第7天进入稳定期,相比对照组提前3天。在比较第10天的细胞密度发现,1.0 mg/L的玉米黄素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最为有利,吸光值为0.669,细胞密度达到5.98×10~5个/mL,相比对照组提高了3.81%。添加不同植物色素对虾青素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番茄红素的添加量为0.5mg/L时,对雨生红球藻积累虾青素的作用最为明显,较对照组增加了88%。1.0mg/L的β-胡萝卜素处理组效果最为明显,处理第15天时,该处理组虾青素含量为18.817 mg/L,比对照组提高了71.37%。玉米黄素对于雨生红球藻累积虾青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其对虾青素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外源添加色素影响虾青素积累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选取了在虾青素合成通路中与植物色素有关的三个关键酶,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关键酶基因表达量水平进行检测。诱导条件下,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的大量合成经常伴随着虾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高表达。用qRT-PCR的方法测定0.5 mg/L番茄红素和1.0 mg/Lβ-胡萝卜素诱导的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相关合成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高光照、高温诱导条件下,实验组的虾青素合成相关基因bkt、lcy、CrtR-B均出现了较高表达。该实验对不同植物色素浓度条件下β-胡萝卜素酮化酶、β-胡萝卜素羟化酶、番茄红素β-环化酶编码基因表达量的测定结果表明,bkt、lcy、CrtR-B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虾青素的合成有着直接的联系。这说明一定浓度的植物色素可以通过改变代谢过程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虾青素的积累。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可以通过外源添加植物色素的方式,可以改善雨生红球藻生长状况,提高其应激条件下的虾青素累积量,为开展大规模养殖及虾青素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5
【图文】:

琼脂糖,样品


利用 ANOVA(SPSS验调查不同实验的组间差异。A 样品各取 2 μl 进行琼脂糖 RNA、DL2000 Marker。结好,基本没有降解,且 OD

反转录,显著差,对照组


图 4.2 反转录结果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分导时间内, 色素处理组和 的表达水平。由图可知,著高于对照组,在 11 d 时,的表达量分别在 5 d、13 d后呈现下降趋势;而添加在第 11d 达到最高,分别的添加与对照组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敏;;健康生活新使者——虾青素的前世今生[J];健康人生;2019年12期

2 谢虹;王福强;邱彦国;张艾青;任伟伟;;天然虾青素生产方法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年12期

3 张辰;谭秀文;万发春;赵红波;靳青;;虾青素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8年06期

4 班磊;尤建伟;;虾青素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9年21期

5 崔海辉;;虾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19年09期

6 邹晓莹;钟先锋;上官国莲;陈芷茵;江志彬;郭颖媚;;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工艺及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8年05期

7 郭焰;李岩;严玉玲;;天然虾青素提取技术及分离纯化的相关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06期

8 ;虾青素逆转衰老[J];办公自动化;2017年13期

9 周庆新;杨鲁;徐杰;;环境因素对红球藻虾青素酯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7年08期

10 付兴周;路志芳;李东;;虾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J];北方牧业;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芬;胡忠策;郑裕国;沈寅初;;红法夫酵母虾青素高产菌的筛选和生物酶法破壁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2 韦敏侠;宋红梅;刘超;刘奕;汪学杰;罗建仁;胡隐昌;;苜蓿皂苷促进血鹦鹉鱼(Cichlasoma synspilum♀×Cichlasoma citrinellum♂)对虾青素吸收效果的研究[A];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3 张磊;吕浩;应汉杰;;银离子络合萃取虾青素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4 张建芬;柳志强;郑裕国;;虾青素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高新炜;毛相朝;;基于胞外粗酶提取物高效快速制备游离全反式虾青素[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黄金金;杨震;朱瑞艳;钱欣欣;王亚秋;李颖;李季伦;;脂肪酶的高效异源表达及其水解雨生红球藻虾青素酯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7 杜有功;;虾青素及其几种含量测定方法简介[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王明兹;施巧琴;吴松刚;;微藻与酵母电融合选育异养化融合子FSYH866[A];2004年全国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高新炜;陆萍;毛相朝;;海洋宏基因组文库中新型酯酶的挖掘及其在游离全反式虾青素生产中的应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王世锋;吴松刚;王明兹;施巧琴;;红色酵母变株色素提取与保存工艺探索[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雯雯;世界首例超级营养番茄问世[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王迪;虾青素需求强劲增长[N];医药经济报;2019年

3 记者 张怡;他弥补了我国虾青素培养基地的空白[N];昆明日报;2019年

4 杨宗鑫;最新一代生物抗氧化剂——虾青素的市场前景[N];中国食品报;2015年

5 记者 马波;我研制出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品种[N];科技日报;2012年

6 马波;首例富含虾青素番茄品种研制成功[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7 黄婧;天然虾青素[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8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名誉理事长 尤新;类胡萝卜素功能和国际发展动向[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9 齐继成;虾青素的开发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齐继成;虾青素的开发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辉;促进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累积虾青素的代谢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2 刘惠麟;虾青素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炎症反应的信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苏芳;类胡萝卜素在藻虾蟹鱼中的结构分布特征及虾青素异构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4 周萍萍;酿酒酵母中虾青素生物合成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5 杨成;含氧类胡萝卜素异构体的制备纯化,吸收代谢及对肠道功能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8年

6 陈俊辉;佐夫色绿藻高效积累虾青素的诱导调控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7 薛晓蕾;抗氧化剂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8 倪辉;法夫酵母虾青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提取与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董庆霖;利用雨生红球藻和红发夫酵母代谢过程中的协同效应提高虾青素产量[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田小群;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的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及发酵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斯诺;虾青素对太行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冯涵;紫苏油与虾青素联合作用调节高脂小鼠脂代谢与肠道菌群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

3 李佩;雨生红球藻生长及其虾青素累积过程中植物色素作用机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4 阮英朝;补充虾青素对递增负荷致疲劳大鼠肝脏代谢组学特征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5 孙卓;虾青素干预及疲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组学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6 蒋桂丽;高产虾青素红发夫酵母的诱变、破壁提取及其虾青素包埋和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姜雪亚;佐夫色绿藻高效培养与诱导积累虾青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8 靳瑾;产虾青素酿酒酵母的单碱基突变进化和基因组重排[D];天津大学;2018年

9 李春晖;新型虾青素纳米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活性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10 张泳;化学合成虾青素的测定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本文编号:279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9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