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对杏林湾水华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0-09-23 06:44
   本研究以厦门市杏林湾水库上游水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08月至2016年11月对该水域水体的温度(T)、溶解氧(DO)、氨氮(NH_4~+-N)、氧化还原电位(ORP)、总氮(TN)、亚硝酸盐(NO_2~--N)、总磷(TP)、叶绿a(Chl a)等理化因子进行了监测,采用HTS(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了水体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1)水华期和非水华期叶绿素a浓度差异极显著(p0.001),两个时期的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两个时期的理化因子除水温、氧化还原电位、铵态氮、总磷以及正磷酸盐外,其余因子均存在显著(p0.005)或极显著差异(p0.001)。根据Carlon营养状态法计算的综合营养指数显示,水华期为78.32±2.63,非水华期为72.24±2.57,在两个时期,该水域均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2)水华期水体细菌丰度低于非水华期。两个时期细菌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菌群的香农-维那(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5.50-7.60之间,两个时期分别平均为6.03,7.10,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网络分析显示,非水华期物种多样性高于水华期。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两个时期优势菌群分属于蓝藻、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中性模型显示,细菌群落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小,可能与该水域长期处于重度富营养化有关。
【学位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172;X52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水华,多样性,菌群


图 1-2 技术路线图Fig.1-2 Research technology roadmap的和意义过程中,水体理化因子和菌群结构多样性随着水华的推移呈现一定华期间水体理化指标和菌群多样性两个方面的测定,探讨水华爆发前评价其水质并作出相应的调控措施。通过分析水体菌群多样性,了解寻细菌群落演替和数量变动与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的耦合关系,为杏林治理水华和水体富营养华提供基础的科学理论依据。

地图,地图


图 2-1 采样地图Fig.2-1 Map of sampling定2 月的采样过程中,该采样点出现了水华样品中随机选取 30 个样品(如图 2-度(Temperature,T),pH,浊度(Turbidlinity,Sal)等用多参数水质测量仪(H标则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叶绿素 a(定,总碳(Totalcarbon,TC)以及总有 分析仪测得(Shimadzu,Tokyo,Japan)nitrogen,NH4-N)、硝态氮(Nitraten-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以 Lachat QC8500 Flow Injection AutoanchCompany,Loveland,CO,USA)测

水华,时间动态,叶绿素a浓度,理化指标


图 2-2 叶绿素 a 浓度的时间动态变化(1-15:水华期;A-O:非水华期)Fig.2-2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studiedperiod. (1-15: boom;A-O: non-bloom)数据分析 Excel 对数据进行处理:将水华期和非水华期的理化指标进行比对,使用 其显著性差异,理化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mean±SE)来表示,p<0.0<0.01 极显著差异,p>0.05 无显著差异。果 2-1 可知,水华期的溶解氧、叶绿素浊度、透明度、总碳、亚硝态氮极(p<0.01);而 pH、电导率、总氮均显著高于非水华期(p<0.05);水温、盐度、总有机碳、总磷、氨氮、硝酸盐、以及磷酸盐等理化指标差异.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宪根;曹慧敏;陆森森;顾礼明;;水华蓝藻控制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7年11期

2 孔繁翔;曹焕生;谭啸;;水华蓝藻复苏的研究进展与水华预测[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年01期

3 刘贞秋;蒙仁宪;;巢湖浮游蓝藻的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89年02期

4 田静思;都凯;王金恒;田雪;;水华蓝藻物理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年12期

5 齐健;陈建中;张剑;沈奇波;;花生壳对水华蓝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6 常志州;杜静;叶小梅;严少华;张振华;;水华蓝藻厌氧发酵工艺技术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7 ;书讯[J];植物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8 王家齐;郑宾国;刘群;张继彪;罗兴章;郭飞宏;郑正;;介质阻挡放电对湖泊水华蓝藻的去除[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9 宋立荣;张婷;郑凌凌;;水华蓝藻何以肆虐?[J];生命世界;2007年08期

10 董桂芳;解绶启;朱晓鸣;韩冬;杨云霞;;水华蓝藻对鱼类的营养毒理学效应[J];生态学报;2012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沈银武;刘永定;吴国樵;熬鸿毅;周如海;丘昌强;;水华蓝藻机械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沈银武;李敦海;刘永定;;水华蓝藻快速清除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3 孔繁翔;吴晓东;;太湖水华蓝藻原位生长速率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宏;余增亮;黄青;;藻渣水热法资源化利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陈默;叶天然;Lee R.Krumholz;江和龙;;温度升高对富营养湖泊底泥中磷循环的影响[A];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中杰;李仁辉;;Planktospira gen. nov—基于形态、分子与脂肪酸证据[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7 陈宗保;蔡惠坚;卢巧梅;刘林海;张兰;;Nano-flow chip LC-MS用于水产品中三种微囊藻毒素的同时测定[A];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5年

8 吴兴华;宋立荣;;胞内外冰冻保护剂联用可提高铜绿微囊藻超低温保藏效率[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9 肖艳;宋立荣;;一株淡水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柯讯;中国科大 首次获得巢湖水华蓝藻天敌三维结构[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记者 吴长锋;中国科大找到巢湖水华蓝藻天敌[N];科技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邢伟;铁对水华蓝藻的生态生理学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2 张玮;中国水华蓝藻新记录种—卵孢金孢藻(Chrysosporum ovalisporum)的生理生态学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3 刘霞;太湖蓝藻水华中长期动态及其与相关环境因子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发宇;试剂级藻蓝蛋白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光谱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5 鄢丰;生物质快速热解及其半焦水蒸气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捷;汾河太原河段水华藻及生物源物质抑藻机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龙洋;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对杏林湾水华的响应[D];集美大学;2019年

2 徐沙;基于宏基因组技术探究甲藻水华生消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功能代谢变化[D];西南大学;2016年

3 许金铸;汝溪河甲藻水华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王琪;滇池水华过程中的菌群响应及溶藻菌Bacillus siamensis Sp37的溶藻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5 李n

本文编号:2824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24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e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