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强脚树莺(Horornis fortipes)的繁殖生态

发布时间:2020-10-09 18:50
   强脚树莺(Horornis fortipes)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树莺科(Cettiidae)鸟类,是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的常见鸣禽之一。于2017-2018年的鸟类繁殖季(4-8月),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强脚树莺的巢址选择、孵卵节律和育雏行为等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采用直接搜寻法对强脚树莺在保护区内各种生境的巢进行搜索,记录和测量所找到巢的巢参数和巢址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强脚树莺的巢多筑于距路38.47±36.34 m、距林缘13.07±11.32 m的茶地(71.6%),其巢高为0.69±0.31m(n=60)。巢为侧面开口,由枯草叶编织而成,内垫有羽毛。巢外径11.26±2.74cm,巢内径5.12±1.68 cm,巢深5.45±0.86 cm(n=60)。通过与同域在茶地繁殖的棕腹柳莺(Phylloscopus subaffinis)的比较发现,两者的巢址主要在距大树和林缘距离、巢高和巢盖度等存在显著差异,强脚树莺(35%,n=60)的营巢成效显著低于棕腹柳莺(59%,n=22)。强脚树莺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8月,窝卵数为3.38±0.81枚(n=56)。卵重1.46±0.20 g,卵长径16.9±0.75 cm,卵短径13.1±0.75 cm(n=148),卵体积1.50±0.22 cm~3(n=148)。在研究期的2017年和2018年的不同年份之间,不同生境中的强脚树莺的卵色的色度和饱和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亮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录像观察,发现强脚树莺为雌鸟单独孵卵,雄鸟没有参与孵卵。雌鸟的孵卵期为10 d左右,时长在140-180 h之间。雌鸟的孵卵频次随孵卵日龄的增加而减少,而孵卵时间却相对增加;强脚树莺一般06:00左右首次出巢,下午最晚19:30左右回巢。每次出巢时间为16.84±8.05 min,白天坐巢率为52.3±6.8%,卵的孵卵率仅为39%(n=100枚卵)。强脚树莺是小杜鹃(Cuculus poliocephalus)的主要寄主之一。对育雏期的强脚树莺和寄生的小杜鹃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强脚树莺的育雏期为13.6±1.4 d(n=3),而小杜鹃雏鸟则需要育雏15-16 d才能离巢;强脚树莺平均每天喂食自己雏鸟52.33±6.81次,而喂养小杜鹃雏鸟平均每天45次。无论强脚树莺自己的雏鸟,还是小杜鹃的雏鸟,暖雏频次均随日龄增加而减少,7日龄后白天几乎不会出现暖雏行为。在育雏前期(day 1-day 4),强脚树莺亲鸟喂食次数较少,中期(day 5-day 8)喂食次数明显增加,该阶段也是雏鸟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后期(day 9-day 12)亲鸟喂食次数也相对增加。喂食均以鳞翅目(飞蛾)和直翅目(蝗虫)居多。强脚树莺和小杜鹃的雏鸟,在体重、体长、嘴长、翅长和尾长的生长发育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仅在跗趾长不存在显著差异。强脚树莺的雏鸟最早3日龄长出羽毛,7日龄长出尾羽,离巢出飞时的体重8.52±0.98 g,体长62.86±5.26 mm;而小杜鹃的雏鸟离巢出飞时的体重31.89g,体长110.42 mm。
【学位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Q958
【部分图文】:

宽阔水,位置,鸟类,自然保护区


图 2-1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Fig. 2-1 Location of Kuankuoshu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China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多种生境类型,包括原生林、次生林、灌木林和居民点等,其中自然景观占 89.7%,人为景观仅占 10.3%。面叶林(9964.03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279.53 hm2)、常2)、落叶阔叶林(2755.49 hm2)、农地(2432.23 hm2)、常绿灌丛(81756.17 hm2)、道路(211.68 hm2)、水域(211.68 hm2)、居民点(72004; Yang et al. 2010)。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类繁多,现记录鸟类 191 种,隶属 l6 目拥有 l23 种,夏候鸟拥有 37 种,冬候鸟拥有 26 种,旅鸟拥有 5的鸟类有 l60 种,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 83.8%,非繁殖鸟 31 种占

柳莺,灌丛,繁殖生态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响,我们在对强脚树莺繁殖生态研究的同时,还发现其不同物种棕腹柳莺择十分相似,所以两者可能存在竞争关系,我们在此方面又对棕腹柳莺进行,并进一步与强脚树莺进行了比较。 强脚树莺的巢生境偏好17-2018 年共找到 60 巢强脚树莺,营巢成功 21 巢,成功率为 35%。2017 和 巢,发现其巢主要分布在茶地(71%)、灌丛(26%)两种生境类型,还有林(1%)。这说明强脚树莺对茶地这一生境具有明显偏好性。17 和 2018 年共找到棕腹柳莺(Phylloscopus subaffinis)22 巢,也主要分布%)和灌丛(23%),说明棕腹柳莺对茶地这一生境也具有偏好性(图 2-2)。

空间分布,柳莺,空间分布,羽毛


图 2-3 强脚树莺和棕腹柳莺的巢址空间分布比较Fig. 2-3 Nest-sit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orornis fortipes and Phylloscopus subaffinis注:白色为 2017 年棕腹柳莺;红色为 2018 年棕腹柳莺;蓝色为 2017 年强脚树莺;黄色为 2018 年强脚树莺2.4.4 强脚树莺的巢址特征我们对强脚树莺巢的巢径和巢深进行了测量,发现 2017 年与 2018 年在巢参数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两年内在巢参数上并没有发生变化。强脚树莺的巢是由竹叶加羽毛或枯草加羽毛组成,基本上所有的巢都是侧开口,多筑巢在茶地和灌丛(表 2-1;图 2-4, 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烨;唐思贤;丁志锋;胡慧建;;不同色型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的巢址选择比较[J];生态科学;2015年05期

2 王佳佳;余志刚;李筑眉;蒋鸿;梁伟;;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鸟类地面巢捕食者的调查[J];生态学杂志;2014年02期

3 蒋爱武;;翠金鹃(Chrysococcyx maculatus)寄生白喉扇尾澆(Rhipidura albicollis)[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4 陈文贵;李夏;刘超;王莉;于晓平;;陕西省宁陕朱瀗再引入种群之现状[J];野生动物;2013年01期

5 施丽敏;刘忷发;丁未;赵青山;房峰杰;包新康;;荒漠伯劳巢址选择和繁殖成功[J];动物学杂志;2012年06期

6 李静;殷江霞;尹黎献;李乐;常鹏;万冬梅;;杂色山雀亲代喂食与子代乞食间的行为[J];动物学杂志;2012年04期

7 汪青雄;肖红;杨超;;陕西红碱淖同域分布遗鸥与棕头鸥巢址选择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2年04期

8 杨灿朝;蔡燕;梁伟;;小杜鹃对强脚树莺的巢寄生及其卵色模拟[J];动物学研究;2010年05期

9 张克勤;王海涛;赵虹;邓秋香;姜云垒;周彤;高玮;;人工巢箱条件下的大山雀巢捕食[J];生态学报;2010年19期

10 窦亮;张凯;冉江洪;杨楠;徐雨;李八斤;;四川雉鹑孵卵行为初步观察[J];四川动物;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2834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34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3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