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苯并吡喃腈类增强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成像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21 10:04
   半胱氨酸(Cys)作为一种在人体中重要的生物硫醇,在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含量的异常变化与许多疾病紧密相关。开发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对半胱氨酸进行有效地检测、成像和实时监控变得尤为重要。有机小分子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高选择性灵敏性、强抗干扰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强组织渗透能力,目前在生物检测成像领域中展现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以氧杂蒽改性的苯并吡喃腈衍生物的增强型近红外荧光探针(CP-NIR),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用于生物体内半胱氨酸检测。通过Knoevenagel反应制得了探针分子。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质谱(MS)表征了探针CP-NIR的化学结构。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考察了探针CP-NIR的光谱学性质、对半胱氨酸的选择性及探针CP-NIR对半胱氨酸的识别机理。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考察了探针的生物相容性。并利用荧光成像实验探讨了探针对半胱氨酸的检测与成像性能。此探针表现出近红外荧光增强响应信号、大斯托克斯位移(160nm)、快速响应时间和低检测限(48 nM),从而可实现快速选择性地对半胱氨酸的增强型荧光检测。低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细胞通透性,可用于对活细胞中半胱氨酸的荧光成像。此外,此近红外荧光探针被成功应用于对小鼠模型中异常浓度内源性半胱氨酸的实时监测及荧光成像。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Q503;O657.3
【部分图文】:

响应机理,探针,谷胱甘肽,羟基苯乙烯


图 1-1 探针 DCPOSi 对 F-的响应机理Figure 1-1. Recognition mechanism of probe DCPOSi toward Fmes Tony D 课题组开发了能够选择性检测谷胱甘肽的苯并针[57]。作者将 4-羟基苯乙烯基修饰苯并吡喃腈(DCPOH)化物相连接合成荧光探针 1(如图 1-2),吸电子基 2,4-二分子结构的 ICT 作用使荧光发生淬灭。当加入谷胱甘肽后,

响应机理,探针,成像,谷胱甘肽


图 1-1 探针 DCPOSi 对 F-的响应机理Figure 1-1. Recognition mechanism of probe DCPOSi toward F-.2013 年 James Tony D 课题组开发了能够选择性检测谷胱甘肽的苯并吡喃腈衍生类近红外荧光探针[57]。作者将 4-羟基苯乙烯基修饰苯并吡喃腈(DCPOH)与 2,4-二硝基苯-1-磺酰基氯化物相连接合成荧光探针 1(如图 1-2),吸电子基 2,4-二硝基苯-1-磺酰基降低了整个分子结构的 ICT 作用使荧光发生淬灭。当加入谷胱甘肽后,通过探针与谷胱甘肽的 2,4-二硝基苯-1-磺酰基脱保护反应,恢复分子 D-A 结构中 ICT 作用,恢复690 nm 近红外荧光,实现对谷胱甘肽的检测,并成功应用于 Hela 细胞中的谷胱甘肽成像。

响应机理,探针,β-半乳糖苷酶,羟基苯乙烯


图 1-3 探针 DCM-Leu 对 LAP 的响应机理Figure 1-3. Recognition mechanism of probe DCM-Leu toward LAP.2016 年同样是 Gu Zhikai 等人将 4-羟基苯乙烯基修饰苯并吡喃腈与 β-半乳糖苷基团相连接合成 I685 nm/500 nm比率型近红外荧光探针 DCM-βgal[59]。(如图 1-4糖苷酶触发后,释放出 ICT 作用更强的 4-羟基苯乙烯基苯并吡喃腈发光团,荧移至近红外区域,实现对 β-半乳糖苷酶的比率型荧光检测,并将此探针成功CAR-3 细胞(人卵巢癌细胞)中过量表达的 β-半乳糖苷酶的荧光成像,并实现皮下肿瘤模型中 β-半乳糖苷酶的靶向追踪和肿瘤荧光成像(如图 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雪;包青青;姜超;张思霞;张丰旗;陈驰;陶娅妮;张跃伟;;花菁类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9年12期

2 吴万豪;方垚;罗登旺;王永好;王永净;李小娟;李春艳;陈敬华;兰建明;;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细胞与生命体中对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9年12期

3 胡佳;;近红外荧光探针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研究;2019年04期

4 胡玉波;董飞霞;吴相华;成飞翔;;近红外荧光探针对硝基还原酶的检测研究[J];化工管理;2018年04期

5 殷秋红;厉凯彬;;一种双通道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6 刘萍;韩潇玥;于法标;陈令新;;用于检测细胞中亚硝酰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生物应用[J];分析化学;2015年12期

7 高冠斌;龚德君;张明曦;孙涛垒;;手性金纳米团簇: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J];化学学报;2016年04期

8 唐友云;罗春花;吴朝阳;沈国励;俞汝勤;;一种新型Zn~(2+)近红外荧光探针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13期

9 罗春花;谷苗;;一种新型H_2O_2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J];江西化工;2019年01期

10 董飞霞;胡玉波;吴相华;成飞翔;;近红外荧光探针成像技术对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的检测[J];化工管理;201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建华;用于小分子和生物酶响应的反应型近红外荧光探针[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徐克花;用于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检测的远可见、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健健;基于花菁骨架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及成像应用[D];兰州大学;2016年

4 曹俭;基于BODIPY和DCM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赵旭;生物成像用pH激活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5年

6 张超;近红外荧光探针IR-780碘化物用于干细胞标记和在体成像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伟;几种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其实际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祁羽;苯并吡喃腈类增强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及成像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王阳;基于花菁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4 李洁;检测HClO、HNO和Hg~(2+)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5 杨学礼;小分子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D];河北大学;2019年

6 李东钰;基于IR-780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7 朱佳莹;基于供体—受体共轭骨架的Aβ斑块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8 龚德君;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手性金团簇的合成及细胞毒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9 罗治亮;GGT激活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构筑与活体成像分析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10 李娇;基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92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92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