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黄河站邻近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06 10:33
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于研究北极海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北极斯瓦尔巴德附近的表层海水中九个不同地点进行了取样,通过荧光计数,稀释培养技术,生理试验和16S rDNA基因鉴定方法,研究了北冰洋表层海水中可培养浮游细菌的丰度,形态特征和多样性;选取其中的5个站点,使用基于16S rDNA基因的高通量方法来研究细菌和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并使用PICRUSt分析来确定表面海水中的功能序列基因;还使用基于内部转录间隔区(ITS)的高通量方法来研究5个站点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并且还使用FUNGuild来确定表层海水中的真菌的功能。可培养的浮游细菌结果表明:(1)BJ1-BJ9的平均细菌数为2.88×108cells·L-1;(2)AB08,AB09和AB17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株;(3)海洋可培养细菌主要由放线菌,黄杆菌和γ-变形菌组成,其中以假单胞菌占71%,是优势类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细菌群落和结构中变形菌是所有样本中的主要分类群,其次是拟杆菌,放线菌,Planctomycetes,Verrucomicrobia,Cyanobacte...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采样点的分布
表 2-1 吖啶橙染色直接计数结果Table 2-1 Direct counting results by acridine orange staining站点名 BJ1 BJ2 BJ3 BJ4 BJ5 BJ6 BJ7 BJ8 BJ9 平均菌株数(108cells/L)1.88 1.87 1.79 2.99 5.29 1.22 3.26 3.37 4.302.88.2.2 可培养浮游细菌的形态学观察在菌株的分离培养实验中,比较理想的稀释浓度是:10-3浓度梯度的样品稀释浓在稀释 50 倍的 LB 培养基上生长,此时能够得到更多种类的细菌;从这样的培养基挑取适合的菌株用于纯化。 本实验共分离出 21 种代表性细菌,命名为 AB(Arcticacteria)01~21。 从分离平板中采集的菌落大多为白色,一些菌落为黄色和粉红色,落小,菌株透明度良好;大部分菌株的边缘是光滑的。
对挑选出的 21 株可培养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表明,AB08,AB09 为革兰氏阳性菌(一些显微镜结果显示在图 2-2 中),AB08 和 AB09 具有明球周期变化(图 2-A 中的细菌形状为棒状,2-B 中的细菌形状变为椭圆形),菌 AB17 中观察到;其余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为直棒状或短棒状;所有的细菌有观察到芽孢。 菌株的形态特征(颜色和形状)和对应于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显示在图 2-3 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内蒙古西部地区土壤细菌的多样性[J]. 武志华,夏冬双,王雪寒,马强,唐凯,刘惠荣. 生态学报. 2019(07)
[2]海洋碳汇作用机理与发展对策[J]. 李静,温国义,杨晓飞,李修任.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12)
[3]海洋微生物学:新机遇,新挑战[J]. 张长生,李文利. 微生物学通报. 2018(09)
[4]北极黄河站邻近海域浮游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J]. 刘嘉佩,陈蔷薇,徐倩,刘雪珠,樊英萍,戴秋萍,王健鑫. 海洋科学. 2018(04)
[5]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的氮磷吸收、生长、产毒动态变化[J]. 俞群娣,王亚军,余新威,刘寅政,李叶,方力,陈成吉,罗红宇. 海洋与湖沼. 2018(02)
[6]赤潮发生关键控制要素识别研究——以渤海为例[J]. 林国红,董月茹,李克强,王淑萍,王修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2)
[7]我国海洋细菌新物种鉴定与资源研发进展[J]. 穆大帅,卢德臣,郑维爽,陈冠军,杜宗军. 生物资源. 2017(06)
[8]北极地区深海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对策[J]. 李友训,关翔宇,高焱,黄博,王先磊,王继业. 海洋科学. 2016(12)
[9]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布特征研究[J]. 付璐璐,甄毓,贺惠,张玉,米铁柱. 环境科学. 2016(10)
[10]天然药物化学史话:来自海洋的药物[J]. 王思明,王于方,李勇,刘江,李力更,张嫚丽,史清文. 中草药. 2016(10)
博士论文
[1]北极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D]. 魏立新.中国海洋大学 2008
[2]海洋浮霉状菌分子生态学研究[D]. 舒青龙.厦门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水细菌多样性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 刘晓辉.浙江海洋大学 2017
[2]海岸带石油降解菌的分离及多样性分析[D]. 原晓艳.青岛理工大学 2015
[3]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冰川流域氮循环细菌的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D]. 孙景.青岛科技大学 2015
[4]北极王湾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两株黄杆菌的多相分类学研究[D]. 李海.山东大学 2014
[5]北极海水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及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D]. 汪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海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尹琦.中国海洋大学 2012
[7]北极海水中可培养寡营养细菌多样性研究[D]. 和振花.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北极深海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D]. 李莎.华中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1226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采样点的分布
表 2-1 吖啶橙染色直接计数结果Table 2-1 Direct counting results by acridine orange staining站点名 BJ1 BJ2 BJ3 BJ4 BJ5 BJ6 BJ7 BJ8 BJ9 平均菌株数(108cells/L)1.88 1.87 1.79 2.99 5.29 1.22 3.26 3.37 4.302.88.2.2 可培养浮游细菌的形态学观察在菌株的分离培养实验中,比较理想的稀释浓度是:10-3浓度梯度的样品稀释浓在稀释 50 倍的 LB 培养基上生长,此时能够得到更多种类的细菌;从这样的培养基挑取适合的菌株用于纯化。 本实验共分离出 21 种代表性细菌,命名为 AB(Arcticacteria)01~21。 从分离平板中采集的菌落大多为白色,一些菌落为黄色和粉红色,落小,菌株透明度良好;大部分菌株的边缘是光滑的。
对挑选出的 21 株可培养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表明,AB08,AB09 为革兰氏阳性菌(一些显微镜结果显示在图 2-2 中),AB08 和 AB09 具有明球周期变化(图 2-A 中的细菌形状为棒状,2-B 中的细菌形状变为椭圆形),菌 AB17 中观察到;其余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为直棒状或短棒状;所有的细菌有观察到芽孢。 菌株的形态特征(颜色和形状)和对应于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显示在图 2-3 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内蒙古西部地区土壤细菌的多样性[J]. 武志华,夏冬双,王雪寒,马强,唐凯,刘惠荣. 生态学报. 2019(07)
[2]海洋碳汇作用机理与发展对策[J]. 李静,温国义,杨晓飞,李修任.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12)
[3]海洋微生物学:新机遇,新挑战[J]. 张长生,李文利. 微生物学通报. 2018(09)
[4]北极黄河站邻近海域浮游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J]. 刘嘉佩,陈蔷薇,徐倩,刘雪珠,樊英萍,戴秋萍,王健鑫. 海洋科学. 2018(04)
[5]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的氮磷吸收、生长、产毒动态变化[J]. 俞群娣,王亚军,余新威,刘寅政,李叶,方力,陈成吉,罗红宇. 海洋与湖沼. 2018(02)
[6]赤潮发生关键控制要素识别研究——以渤海为例[J]. 林国红,董月茹,李克强,王淑萍,王修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2)
[7]我国海洋细菌新物种鉴定与资源研发进展[J]. 穆大帅,卢德臣,郑维爽,陈冠军,杜宗军. 生物资源. 2017(06)
[8]北极地区深海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对策[J]. 李友训,关翔宇,高焱,黄博,王先磊,王继业. 海洋科学. 2016(12)
[9]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布特征研究[J]. 付璐璐,甄毓,贺惠,张玉,米铁柱. 环境科学. 2016(10)
[10]天然药物化学史话:来自海洋的药物[J]. 王思明,王于方,李勇,刘江,李力更,张嫚丽,史清文. 中草药. 2016(10)
博士论文
[1]北极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D]. 魏立新.中国海洋大学 2008
[2]海洋浮霉状菌分子生态学研究[D]. 舒青龙.厦门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水细菌多样性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 刘晓辉.浙江海洋大学 2017
[2]海岸带石油降解菌的分离及多样性分析[D]. 原晓艳.青岛理工大学 2015
[3]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冰川流域氮循环细菌的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D]. 孙景.青岛科技大学 2015
[4]北极王湾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两株黄杆菌的多相分类学研究[D]. 李海.山东大学 2014
[5]北极海水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及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D]. 汪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海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尹琦.中国海洋大学 2012
[7]北极海水中可培养寡营养细菌多样性研究[D]. 和振花.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北极深海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的研究[D]. 李莎.华中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1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90122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