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在蒺藜苜蓿共生结瘤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0 00:39
  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天蓝苜蓿MIF基因的表达量在接种根瘤菌的根中显著上调,暗示其参与共生。本研究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家族、时空表达、组织及亚细胞定位、m RNA干扰及过表达等分析来研究MIF是否参与共生结瘤通路,又可能发挥哪些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对11个物种(8种豆科、2种非豆科植物及人类)的MIF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IF在各物种中均有分布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在豆科植物基因组中包含较多的MIF;植物中的MIF可分为3个亚家族,且每个亚家族在10种植物中均有分布;蒺藜苜蓿共有6个Mt MIF基因,分布在4号和7号染色体上,其中,5个Mt MIF与亲缘关系紧密的大豆中的同源基因显示出较高的共线性,在拟南芥中有1个共线性较高的同源基因,水稻中则没有。组织表达结果显示,Mt MIF的表达模式可以分为三类:a)根和根瘤中显著高表达;b)茎和叶中显著高表达;c)组成型表达。上述结果表明MIF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且出现了更多的功能分化,在豆科植物中,MIF可能参与到其特有的共生结瘤过程。(2)对筛选出的目的基因MTR-4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固氮
    1.2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
    1.3 根瘤的形成与类型
        1.3.1 根瘤的形成
        1.3.2 根瘤的类型
    1.4 共生结瘤的分子机制
        1.4.1 早期信号传导途径
        1.4.2 植物激素对共生结瘤的影响
    1.5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1.5.1 MIF在动物中的研究现状
        1.5.2 MIF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蒺藜苜蓿MIF基因家族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蒺藜苜蓿MIF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2.2.2 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2.2.3 蒺藜苜蓿MIF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MIF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2.3.2 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2.3.3 组织表达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4g127360的表达分析">第三章 MTR4g127360的表达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试剂和仪器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4g127360的时空表达分析">        3.3.1 MTR4g127360的时空表达分析
4g127360的组织定位">        3.3.2 MTR4g127360的组织定位
4g127360的亚细胞定位">        3.3.3 MTR4g127360的亚细胞定位
    3.4 结果与分析
4g127360的时空表达分析">        3.4.1 MTR4g127360的时空表达分析
4g127360的组织定位分析">        3.4.2 MTR4g127360的组织定位分析
4g127360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3.4.3 MTR4g127360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4g127360的干扰和过表达分析">第四章 MTR4g127360的干扰和过表达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试剂和仪器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植物干扰和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3.2 蒺藜苜蓿的发根转化
        4.3.3 干扰及过表达效率检测
        4.3.4 生理指标的统计
        4.3.5 根瘤结构的显微观察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干扰载体的构建
        4.4.2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4.3 发根转化的观察
        4.4.4 干扰及过表达效率检测
        4.4.5 目的基因干扰或过表达后对根瘤形成的影响
        4.4.6 根瘤结构的显微观察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148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148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