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利玛原甲藻微生物多样性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4 11:08
  原甲藻是典型的赤潮甲藻,对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它的代谢产物种类多样且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其代表产物冈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是导致腹泻性贝毒(diarrhe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主要组分,通过在海产品中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并且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然而它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原甲藻代谢产物成为了海洋天然产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后续研究微藻产毒与其共附生微生物间的关系,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PL11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样品中共附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度信息。测序共获得42065条序列,68个OTU;稀释曲线表明测序深度足够;多样性指数Simpson值为0.097,Shannon值为2.807。PL11来源共附生菌包括5门,14纲,26目,38科及54属。其中优势门(>5%)为3个,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5.5%)、拟杆菌门(Bacteri...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利玛原甲藻微生物多样性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基于OTU的利玛原甲藻(PL11)共附生菌群系统发育进化树

特征图,菌落形态,特征图,菌株


图 2-3 利玛原甲藻(PL11)共附生菌群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布图-3 Relative abundance at genus lever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P. lima (PL11) 利玛原甲藻可培养共附生菌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从 P. lima PL11 培养物中分离出了 9 株细菌,用 MEGA6 建立的系统发育进化图 2-5,通过序列同源性比对(表 2-4)以及系统发育进化树的结果显示,这株分属于 8 个属,包括 Ochrobactrum sp.(2 株)及 Microbacterium sp.、riphagus sp. 、Ponticoccus sp.、Hoeflea sp.、Labrenzia sp.、Erythrobacter sp.、ngopyxis sp.各 1 株。02040Relativea相GenusMarivitaunclassified_HyphomonadaceaeRoseovariusnorank_OM190norank_HyphomonadaceaePhaeodactylibacterPyruvatibacternorank_Nannocystaceae

序列,共附生,系统发育进化树,16SrRNA序列


23图 2-5 基于 16SrRNA 序列构建的可培养共附生菌的系统发育进化树Fig.2-5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neighbor-joining analysis of 16SrRNA sequenc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海产麻痹性贝毒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研究[J]. 唐莹莹,乔玉宝,蒋志伟,张静,张若男,田晓清,马丽艳,张晓玲,陆亚男,樊成奇,杨桥.  海洋渔业. 2018(06)
[2]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美洲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 王志永,吴晓阳,张永宾.  野生动物学报. 2018(04)
[3]东山岛星座短腹海鞘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 乔玉宝,田晓清,唐莹莹,樊成奇,马丽艳,陆亚男.  海洋渔业. 2018(03)
[4]PP2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影响[J]. 赵哲,刘莉,刘琨,姚平,汪茂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1)
[5]白苞裸蒴化学成分研究[J]. 张普照,苏明声,王雅琪,邵峰,杨明,张亚梅.  中草药. 2016(19)
[6]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J]. 徐慧敏,闫海,马松,王华生,尹春华,刘晓璐.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5)
[7]慢原甲藻研究进展[J]. 刘俏,龙丽娟.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5)
[8]天然产物类药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J]. 黄伟,王健博,唐功利.  生命科学. 2011(09)
[9]海洋毒素研究进展[J]. 李勇,杨雁,史清文,董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03)
[10]腹泻性贝类毒素的研究进展[J]. 王伟.  农家科技. 2011(04)

硕士论文
[1]利玛原甲藻三个ABC转运蛋白全长cDNA序列的获取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达分析[D]. 古松.暨南大学 2018
[2]基于传统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地膜对辣椒土壤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刘岳飞.广西大学 2018
[3]海洋细菌Ponticoccus sp. PD-2群体感应系统及对抑藻功能的调控探究[D]. 迟雯丹.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7
[4]塔玛亚历山大藻共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自产毒株筛选研究[D]. 刘巧红.上海海洋大学 2016
[5]我国典型贝类增养殖海域藻毒素组成、分布状况及贝类染毒特征分析[D]. 陈建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6]关键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D]. 徐杏.中国海洋大学 2009
[7]不同氮源和磷源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生长和产毒影响的研究[D]. 钟娜.暨南大学 2007
[8]利玛原甲藻产毒特征与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D]. 李丽璇.暨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3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383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6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