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与天峻石林溶洞遗址陶片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1 15:36
  陶器作为末次盛冰期以来人类日常使用器具和人工制品,其发明和使用使人类的生存实践和社会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开辟了一个开发自然资源的新时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环境恶劣的地区之一,高寒、低氧、干旱等严酷的自然环境是限制古人类在该区域定居的主要原因。对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研究可以为了解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策略提供依据。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晚更新世以来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是研究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北方古人类向青藏高原迁移的重要通道,具有大量的考古遗存,如陶片、木炭、植物种子、骨头等,文化序列比较完整。陶器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表,是反映人类活动的直接证据。大多数陶器的年代是根据常规方法测定,例如观察其器型、质地、纹饰、制作工艺等文化特征,或是结合其同一层位的14C年代判断陶器的年代,但缺乏对陶器本身的直接测年。此外,青藏高原特别是戈壁地区风沙活动强烈,陶片暴露于地表,文化层的缺失使得陶片缺乏相应的年代对比材料。并且14C年代可能受到“老木效应”的影响,干扰对遗址中陶片年代的判断。利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对陶...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与天峻石林溶洞遗址陶片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甘青地区碳化种子与木炭14C年代对比

空间分布,柴达木盆地,遗址,位置图


90°00′~98°20′ E(图2-1),平均海拔 2800 m,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内陆山间盆地,周围被高大的山系所包围,北部和东部是祁连山脉,南部是昆仑山脉,西部是阿尔金山脉。地形逐渐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从盆地边缘到中心地貌形态依次为高山、丘陵、山前洪积平原、冲洪积平原、冲湖积平原和湖积平原、湖沼等[125]。盆地面积 1.2×105km2,流域面积约 2.5×105km2。盆地内河流发源于四周山地,以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为补给。湖泊众多,河网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山体高大,河网发育,河水流量大;西北部山体较为低矮,山区降水稀少,河流不发育[126]。大小河流共计 160 多条,呈辐合状向盆地中心汇聚[127]。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蒸发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全年干旱少雨,降雨集中在夏季,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128]。年平均降水量为 26 mm,蒸发量达到 3200 mm。盆地内风力强盛

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与天峻石林溶洞遗址陶片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天峻石林溶洞遗址位置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藏高原东北部青铜时代中晚期人类对不同海拔环境的适应策略探讨[J]. 张山佳,董广辉.  第四纪研究. 2017 (04)
[2]农作物传播视角下的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J]. 董广辉,杨谊时,韩建业,王辉,陈发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5)
[3]共存与交流——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陶器来源地分析[J]. 侯光良,鄂崇毅,杨阳,王青波.  地球环境学报. 2016(06)
[4]史前时代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J]. 陈发虎,刘峰文,张东菊,董广辉.  自然杂志. 2016(04)
[5]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过程和可能驱动机制[J]. 张东菊,董广辉,王辉,任晓燕,哈比布,强明瑞,陈发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8)
[6]略论仰韶文化彩陶的源流及其对周边诸史前文化彩陶的影响[J]. 巩启明.  史前研究. 2013(00)
[7]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J]. 侯光良,张雪莲,王倩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8]论河湟地区的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变——以马家窑、齐家、辛店和卡约文化期为考察范围[J]. 刘中和.  学理论. 2014(20)
[9]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地貌环境分析及其土地利用研究[J]. 王琳,崔一付,刘晓芳.  第四纪研究. 2014(01)
[10]青海化隆伊沙尔河口史前遗址的学术价值[J]. 肖永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博士论文
[1]柴达木盆地植被与湖泊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杜玉娥.兰州大学 2018
[2]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更新世以来史前人类活动年代学研究及其环境意义[D]. 孙永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4

硕士论文
[1]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发展与景观分布探索[D]. 杨芸芸.兰州大学 2016
[2]柴达木盆地植被空间分布特征[D]. 王晓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3]黄土高原南部全新世成壤环境释光测年研究[D]. 韩佳.陕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93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393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