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对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抗衰老分子机理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03:38
本研究采用酶活性检测、蛋白质组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克隆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实验方法,以老年低额溞为实验对象,初步探索了槲皮素对老年低额溞抗衰老的分子机理。结果如下:1槲皮素可以延长老年低额溞的寿命,维持机体健康并对其生长相关参数无负面作用不同浓度槲皮素溶液(0、1、2.5、5、10 mg/L)分别处理活性较好的新生的老年低额溞,每隔24 h更换培养液并观察记录死亡数、蜕壳数、生殖量以及生殖时间,直到所有的个体全部死亡。绘制生存曲线,利用公式计算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世代周期等生长相关参数,显微镜下测量水溞体长,并检测代谢指标ACP、AKP、T-CHO、NEFA、TG、Glu、AMS和CMCA。结果显示:适量的槲皮素可以延长老年低额溞的绝对寿命与平均寿命,且对水溞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世代周期无显著影响,长期槲皮素处理也不会对其体长产生副作用;槲皮素可以调节水溞消化酶活性,维持脂代谢和免疫力较健康水平。提示:槲皮素可以延长老年低额溞的寿命,维持机体健康并对其生长相关参数无负面作用。2槲皮素主要通过影响老年低额溞碳水化合物代谢延缓衰老不同浓度槲皮素(0、1 mg/L)对新生的...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槲皮素的结构式
第三章枝角类简介38还有坚固的卵鞍,休眠卵离开母体后暂停发育,待环境适宜后再发育成雌性幼溞[7]。枝角类的两性生殖方式不仅保证了物种的生存连续性还可以通过卵鞍附着在水鸟等动物体上来进行物种的扩布。图3-1枝角类动物生活史Fig.3-1ThelifehistoryofCladocera4枝角类研究进展枝角类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容易采集,生活周期短,繁殖快且易于培养,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研究。4.1枝角类衰老生物学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衰老研究相关的实验动物也越来越广泛,不再只局限于线虫、酵母、果蝇、小鼠等传统的模式生物[8]。现如今,在水生动物中衰老相关研究除了集中于非洲金鱼[9]和斑马鱼[10-11]等这些鱼类外,有关枝角类的衰老机理也有一些研究。在衰老生态学方面,有学者观察发现,在大型溞中不同性别的个体寿命不同[12]。通过显微镜观察老化过程中蚤状溞的衰老形态特征发现,随着生命体不断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50图4-1槲皮素对老年低额溞生长的作用Fig.4-1TheeffectofquercetinonthegrowthofSimocephalusvetulusa: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生存曲线图;b: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平均寿命;c: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净生殖率;d: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内禀增长率;e: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世代周期;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n=3)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体长是判断个体生长能力的重要指标,饮食限制作为学术界较公认的抗衰老手段,在显著延长各种模式生物寿命的同时具有抑制个体体长的副作用[8-9]。所以,为了探索槲皮素在此方面的作用,我们选取了本实验中延长老年低额溞寿命最适的槲皮素浓度1mg/L对水溞进行处理,分别对不同时期的水溞体长进行测量并分析发现,从长远来看,槲皮素处理并不会显著缩短老年低额溞的体长(表4-3),证明槲皮素与饮食限制作用机制存在不同,这也是槲皮素抗衰老作用的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衰老动物模型及其研究进展[J]. 卢延华,管博文,孟爱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9(09)
[2]金银花连翘配伍前后8种有效成分变化研究[J]. 李莉,李伟,王冰,孙艳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5)
[3]凡纳滨对虾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盐度应答效应[J]. 张明明,王雷,王宝杰,刘梅,战文斌,蒋克勇. 海洋科学. 2017(01)
[4]不同品种大葱槲皮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J]. 张巍巍,王丽乔,赵玉靖,冯大领,袁瑞江. 北方园艺. 2016(06)
[5]真空-超声提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槐米中的槲皮素[J]. 刘瑞梅,刘智敏,许志刚. 化学世界. 2016(03)
[6]槲皮素氧化前后对果蝇寿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李金娣,武亦珂,武啸剑.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2)
[7]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的影响[J]. 顾饶胜,范红艳,王艳春,沈楠,常影,任旷.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03)
[8]中药六味地黄汤对衰老大鼠卵巢组织抗氧化能力的研究[J]. 李亚丽,楚伟,周利霞,冉战玲,王方娜,张明明. 河北医药. 2012(24)
[9]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分析[J]. 张协君,朱开昕,赵明惠,裴河欢,李永华.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7)
[10]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J]. 陆正和,阎斌伦,杨家新. 水生态学杂志. 2010(02)
博士论文
[1]六味地黄丸对20月龄小鼠代谢/蛋白质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 闫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典型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浮游动物的群落效应研究[D]. 孙晶莹.南京大学 2018
[2]蚤状溞衰老生物学的初步研究[D]. 陈明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青海沙蜥对高原氧化应激反应的适应[D]. 张杨.兰州大学 2015
[4]槲皮素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渠文涛.郑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1192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槲皮素的结构式
第三章枝角类简介38还有坚固的卵鞍,休眠卵离开母体后暂停发育,待环境适宜后再发育成雌性幼溞[7]。枝角类的两性生殖方式不仅保证了物种的生存连续性还可以通过卵鞍附着在水鸟等动物体上来进行物种的扩布。图3-1枝角类动物生活史Fig.3-1ThelifehistoryofCladocera4枝角类研究进展枝角类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容易采集,生活周期短,繁殖快且易于培养,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研究。4.1枝角类衰老生物学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衰老研究相关的实验动物也越来越广泛,不再只局限于线虫、酵母、果蝇、小鼠等传统的模式生物[8]。现如今,在水生动物中衰老相关研究除了集中于非洲金鱼[9]和斑马鱼[10-11]等这些鱼类外,有关枝角类的衰老机理也有一些研究。在衰老生态学方面,有学者观察发现,在大型溞中不同性别的个体寿命不同[12]。通过显微镜观察老化过程中蚤状溞的衰老形态特征发现,随着生命体不断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50图4-1槲皮素对老年低额溞生长的作用Fig.4-1TheeffectofquercetinonthegrowthofSimocephalusvetulusa: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生存曲线图;b: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平均寿命;c: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净生殖率;d: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内禀增长率;e:槲皮素处理下老年低额溞的世代周期;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n=3)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体长是判断个体生长能力的重要指标,饮食限制作为学术界较公认的抗衰老手段,在显著延长各种模式生物寿命的同时具有抑制个体体长的副作用[8-9]。所以,为了探索槲皮素在此方面的作用,我们选取了本实验中延长老年低额溞寿命最适的槲皮素浓度1mg/L对水溞进行处理,分别对不同时期的水溞体长进行测量并分析发现,从长远来看,槲皮素处理并不会显著缩短老年低额溞的体长(表4-3),证明槲皮素与饮食限制作用机制存在不同,这也是槲皮素抗衰老作用的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衰老动物模型及其研究进展[J]. 卢延华,管博文,孟爱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9(09)
[2]金银花连翘配伍前后8种有效成分变化研究[J]. 李莉,李伟,王冰,孙艳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5)
[3]凡纳滨对虾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盐度应答效应[J]. 张明明,王雷,王宝杰,刘梅,战文斌,蒋克勇. 海洋科学. 2017(01)
[4]不同品种大葱槲皮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J]. 张巍巍,王丽乔,赵玉靖,冯大领,袁瑞江. 北方园艺. 2016(06)
[5]真空-超声提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槐米中的槲皮素[J]. 刘瑞梅,刘智敏,许志刚. 化学世界. 2016(03)
[6]槲皮素氧化前后对果蝇寿命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李金娣,武亦珂,武啸剑.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2)
[7]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的影响[J]. 顾饶胜,范红艳,王艳春,沈楠,常影,任旷.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03)
[8]中药六味地黄汤对衰老大鼠卵巢组织抗氧化能力的研究[J]. 李亚丽,楚伟,周利霞,冉战玲,王方娜,张明明. 河北医药. 2012(24)
[9]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分析[J]. 张协君,朱开昕,赵明惠,裴河欢,李永华.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7)
[10]枝角类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J]. 陆正和,阎斌伦,杨家新. 水生态学杂志. 2010(02)
博士论文
[1]六味地黄丸对20月龄小鼠代谢/蛋白质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 闫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典型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浮游动物的群落效应研究[D]. 孙晶莹.南京大学 2018
[2]蚤状溞衰老生物学的初步研究[D]. 陈明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青海沙蜥对高原氧化应激反应的适应[D]. 张杨.兰州大学 2015
[4]槲皮素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渠文涛.郑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1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62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