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内生菌污染的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2-07-08 11:48
文章对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内生菌污染和外生菌污染的区别和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种类进行阐述,对组培内生菌污染的危害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等进行归纳综述,以期为植物组培内生细菌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植物内生菌污染特性
1.1 内生菌污染与表面菌污染的区别
1.2 常见内生菌污染种类
1.3 植物内生菌的分布规律
2 组培内生菌污染的预防措施
2.1 外植体选择
2.2 材料预处理
2.2.1 采用栽培手段降低材料带菌量
2.2.2 用杀菌剂或抗生素对母株进行预处理
2.2.3 其他方法
2.3 改变培养基条件
2.3.1 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
2.3.2 调节培养基成分
2.3.3 调节培养基的pH
3 污染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3.1 抗生素在组培细菌污染中的应用
3.2 杀菌剂在组培真菌污染中的应用
3.3 其他药剂的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种蔬菜食用器官提取物对植物组培污染细菌的抑制作用[J]. 李白,高广春,方琪,李军. 浙江农业学报. 2017(11)
[2]6种杀菌剂对山苍子组培污染控制效果研究[J]. 张立,李涛,吴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3)
[3]德国鸢尾组培快繁过程中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药剂筛选[J]. 韩宏伟,廖晴,玛尔哈巴·吾斯满,王浩,庄红梅,王强,沙红. 新疆农业科学. 2017(04)
[4]农用真菌抑菌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小苗生长分化的影响[J]. 赵双双,潘洁莉,刘巧,蒋福升,陈开,丁志山,李美芽.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4)
[5]北美海棠组培脱菌技术的优化[J]. 黄俊轩,刘艳军,杨静慧,李建科,李雕. 北方园艺. 2017(06)
[6]一株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污染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尹利方,陈泽斌,夏体渊,耿开友,赵凤,靳松,李静雯,牛燕芬.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8)
[7]花卉组织培养中污染的发生与防范治疗[J]. 李秋兰. 现代园艺. 2016(10)
[8]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J]. 李芳,邹妍,刘彬,张云秀,龙鸿,阎国荣.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5(04)
[9]抗生素对榆叶梅组培苗抑菌效果的影响[J]. 李凤飞,顾德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10]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防治[J]. 汤雪燕,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刘兴满,孙明伟,徐燕.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1)
本文编号:365697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植物内生菌污染特性
1.1 内生菌污染与表面菌污染的区别
1.2 常见内生菌污染种类
1.3 植物内生菌的分布规律
2 组培内生菌污染的预防措施
2.1 外植体选择
2.2 材料预处理
2.2.1 采用栽培手段降低材料带菌量
2.2.2 用杀菌剂或抗生素对母株进行预处理
2.2.3 其他方法
2.3 改变培养基条件
2.3.1 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
2.3.2 调节培养基成分
2.3.3 调节培养基的pH
3 污染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3.1 抗生素在组培细菌污染中的应用
3.2 杀菌剂在组培真菌污染中的应用
3.3 其他药剂的使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种蔬菜食用器官提取物对植物组培污染细菌的抑制作用[J]. 李白,高广春,方琪,李军. 浙江农业学报. 2017(11)
[2]6种杀菌剂对山苍子组培污染控制效果研究[J]. 张立,李涛,吴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3)
[3]德国鸢尾组培快繁过程中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药剂筛选[J]. 韩宏伟,廖晴,玛尔哈巴·吾斯满,王浩,庄红梅,王强,沙红. 新疆农业科学. 2017(04)
[4]农用真菌抑菌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小苗生长分化的影响[J]. 赵双双,潘洁莉,刘巧,蒋福升,陈开,丁志山,李美芽.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4)
[5]北美海棠组培脱菌技术的优化[J]. 黄俊轩,刘艳军,杨静慧,李建科,李雕. 北方园艺. 2017(06)
[6]一株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污染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尹利方,陈泽斌,夏体渊,耿开友,赵凤,靳松,李静雯,牛燕芬.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8)
[7]花卉组织培养中污染的发生与防范治疗[J]. 李秋兰. 现代园艺. 2016(10)
[8]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J]. 李芳,邹妍,刘彬,张云秀,龙鸿,阎国荣.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5(04)
[9]抗生素对榆叶梅组培苗抑菌效果的影响[J]. 李凤飞,顾德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10]植物组织培养的污染防治[J]. 汤雪燕,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刘兴满,孙明伟,徐燕.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1)
本文编号:3656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65697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