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大连金沙滩小型底栖生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2-09-17 16:48
  于2015年和2016年对大连金沙滩砂质潮间带进行了季节性的调查,对小型底栖生物及其所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小型底栖的丰度、生物量和群落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金沙滩砂质潮间带沉积物主要成分为极粗砂和粗砂,年平均叶绿素a (Chl-a)质量比为0.99μg/g±1.44μg/g,年平均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38%±0.56%;共鉴定小型底栖生物类群15个,优势类群为海洋线虫类与底栖桡足类(二者占总丰度72.82%);小型底栖生物年平均丰度为42.52个/cm~2±42.91个/cm~2,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潮区差异,季节变化趋势为3月>10月>7月>12月,潮区变化趋势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年平均生物量为87.00μg/cm2±85.32μg/cm~2,季节变化趋势为10月>7月>3月>12月,潮区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在季节间具有极显著差异。BIOENV分析表明,间隙水盐度、极粗砂质量比和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组合能最好地解释金沙滩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可为砂质滩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砂质潮间带的...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1 采样地点、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
    1.2 采样与分析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
    2.2 小型底栖生物的分布特征
        2.2.1 金沙滩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及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2.2.2 金沙滩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2.3 小型底栖生物丰度与环境的关系
3 讨论
    3.1 小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因素
    3.2 平均个体干质量参考值的选取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海洋线虫个体干质量的研究[J]. 刘梦迪,陈建春,郭玉清,陆志强,李先姗,常喻.  海洋学报. 2018(08)
[2]海洋酸化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抗氧化性指标和繁殖发育的影响[J]. 陈瑶,董炜峰,戴红,杨毕铖,陈章飞.  生态学杂志. 2017(01)
[3]Meiofauna Distribution in Intertidal Sandy Beaches Along China Shoreline(18?–40?N)[J]. HUA Er,ZHANG Zhinan,ZHOU Hong,MU Fanghong,LI Jia,ZHANG Ting,CONG Bingqing,LIU Xiaoshou.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6(01)
[4]北黄海冬季沉积物中线虫个体干质量初探[J]. 于婷婷,徐奎栋.  海洋科学. 2015(06)
[5]长江口及东海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变化[J]. 史本泽,于婷婷,徐奎栋.  生态学报. 2015(09)
[6]海水酸化对日角猛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率的影响[J]. 孙艳桃,慕芳红,韦晓慧,曹志泉,付姗姗.  海洋湖沼通报. 2014(03)
[7]青岛薛家岛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J]. 韦晓慧,慕芳红,杨世超,王玉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0)
[8]夏冬两季舟山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许书会,周红,华尔,雷莹,张凯,孙昕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8)
[9]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秋冬季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与分布[J]. 于婷婷,徐奎栋.  生态学报. 2013(15)
[10]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研究[J]. 刘均玲,黄勃,梁志伟.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2)

博士论文
[1]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D]. 黄勇.中国海洋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人为干扰对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D]. 许书会.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海洋酸化条件下铜、镉对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发育、繁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D]. 韦晓慧.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海水酸化和温度对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繁殖和发育的影响[D]. 曹志泉.中国海洋大学 2013
[4]舟山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空间分布及季节动态[D]. 丛冰清.中国海洋大学 2011
[5]厦门典型沙滩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的研究[D]. 张婷.中国海洋大学 2011
[6]重金属铜、镉及海水酸化对底栖猛水蚤的毒性研究[D]. 杨世超.中国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79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679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4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