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制备硒纳米颗粒的条件优化及分子机制初探
发布时间:2025-01-14 21:15
硒(Se)作为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系氧化还原稳态、调节免疫系统、保护DNA和染色体免受氧化损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硒主要以无机化合态硒、有机硒及无机单质硒的形式存在,其中无机化合态硒毒性最高,单质硒毒性最弱。乳酸菌,作为食品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发酵型菌株,许多菌株被报道具有合成纳米硒的功能。人们在食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富硒食品或保健食品时,不仅能补充微量元素硒,也能获得乳酸菌所带来的益生作用。因此,乳酸菌可成为合成纳米硒的良好载体和转化体,添加于食品中制成新的补硒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能够还原亚硒酸钠生成纳米硒的试验菌株——植物乳杆菌WZ8,通过改变培养条件获得了不同尺寸的纳米硒,在控制总硒含量一致的前提下,对纳米硒粒径与其体外生物活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PB)筛选试验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菌株WZ8制备纳米硒的培养条件。此外,还对菌株合成纳米硒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以上试验得到了以下结论:(1)以筛选得到的植物乳杆菌WZ8为载体,...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7132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进行表征,并测定其粒径;(2)通过单因素试验、PB筛选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设计确定乳酸菌在制备纳米硒的最佳条件;(3)对不同粒径纳米硒的体外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4)初步探究试验菌株转化亚硒酸钠生成纳米硒的机制。1.8技术路线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
图2-13株植物乳杆菌的生长曲线
第二章乳酸菌源纳米硒的生物合成及表征17图2-13株植物乳杆菌的生长曲线Fig.2-1Thegrowthcurvesof3strainsofL.plantarum2.2.3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植物乳杆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平皿计数法评价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植物乳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如表2-....
图2-2亚硒酸钠残留量的动态变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5胁迫时间的确定发酵液中残留的亚硒酸钠含量与培养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2。如图所示,当培养时间位于6~24h范围内,发酵液中的亚硒酸钠残留量变化速率最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残留的亚硒酸钠减少的速度减慢。培养36h后,菌株WZ8将加入的亚硒....
图2-3纳米硒的相关表征
第二章乳酸菌源纳米硒的生物合成及表征21(a)(b)(c)(d)图2-3纳米硒的相关表征(a.WZ8发酵液;b.离心物冻干粉末;c.SEM图片;d.EDX图片)Fig.2-3CharacterizationofSeNPs(a.WZ8fermentationbroth;b.Cent....
本文编号:4027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402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