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双层可激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螺旋波的控制

发布时间:2020-08-12 00:58
【摘要】:基于单层可激系统中螺旋波的动力学和已有的控制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双层可激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螺旋波和时空混沌的控制,以及高斯白噪声的对失稳附近螺旋波的影响。所做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研究了耦合双层(两个)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考虑行波的情况,对于不同的耦合强度,将出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单向行波同步、双向行波同步,以及双层系统的自发行波源。对于螺旋波情况,随着耦合强度的减小,双层系统会经历螺旋波同步、多螺旋波同步、螺旋波的消失(其中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以及失同步。研究了FHN系统中螺旋波的波头随可激性参数的变化。随着可激性参数ε的减小(ε越小,可激性越强),无耦合的单层系统会发生波头漫游,其运动轨迹沿简单圆、直线滚动、外圆滚线顺序变化。在外圆滚线中,波头运动区域随可激性的增强而减小。对于耦合的双层系统,我们考虑了当螺旋波同步、失同步时第一层中螺旋波的波头运动。同步时,在由初始时刻到同步的暂态过程中螺旋波波头会发生漂移;失同步时,波头的运动轨迹类似布朗运动。 其次,讨论了延迟耦合双层(两个)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可以发现系统中单点稳定态的存在依赖于耦合强度和延迟时间。在对应单点稳定态失稳的参数范围内,会出现第一层和第二层中的反向同步关系和局部同步行为。对于反向同步关系的情况,我们能在双层系统中观测到一类不连续的螺旋波和多臂螺旋波,其中,不连续螺旋波的可激部分由许多细条组成,这与最近在BZ-AOT微乳液实验中观测到的分段螺旋波应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单点存在稳定态的参数范围内,同样存在着螺旋波同步、多螺旋波同步、螺旋波消失和失同步等现象,然而,对于不同的时间延迟,它们所对应的耦合强度范围不同。 再次,研究了扰动周期和脉冲链中单点激发周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局部边界的周期扰动来控制螺旋波和时空混沌。由色散关系可知,脉冲链的速度依赖于脉冲链中的激发周期。我们研究了扰动周期和脉冲链激发周期的关系。对于均匀脉冲链,有几段明显的线性关系,反应了系统对扰动周期的分岔行为,分别对应着1倍、2倍和3倍等扰动周期,它们的存在与不应期和易损期的存在及特性有关。对于和谐交替的脉冲链,平均激发周期与扰动周期之比存在3:2的关系。由于不应期的存在,相向运动的可激部分相碰会消失,螺旋波和脉冲链对空间位置竞争取决于它们各自的激发周期。在此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N941.3
【图文】:

螺旋波,数值模拟,运动理论,微扰理论


对于螺旋波发展和波速的研究可以借助于运动理论你niematcihtoeyr)[23一]、渐进微扰理论(asy哪totieperturbation止eo尽)[25.27]和动力学系统方法(dynnuae目systemsPaProache)s128一30]等。但并不是在任何条件,截断行波都能产生螺旋波的(如图2.3.2所_、_.一一_、‘,一,一.,_,.、、,_,_*,、一,.,,、_二

相图,反螺旋,螺旋波,靶波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竺宣堡呸鱼壑业望旋波的控制一个源,它能组织周围的图样。在CGLE和RD系统中,对于正(负)的相速向外(内)运动。因此,可以通过选择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符号来给出螺旋波波的参数区。对于具体的RD系统,通过超临界H叩f分岔附近参数与CGLE对应关系,给出相应的反螺旋波存在的参数区(图2..44)。

相图,反螺旋,灰色区域,参数空间


向外(内)运动。因此,可以通过选择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符号来给出螺旋波和波的参数区。对于具体的RD系统,通过超临界H叩f分岔附近参数与CGLE中对应关系,给出相应的反螺旋波存在的参数区(图2..44)。图2.4.3CGLE方程中的反螺旋波与反靶波及其螺旋波()a和反螺旋波的对应的相图(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广钊;唐国宁;;激发介质中去极化对螺旋波动力学影响的数值研究[J];计算物理;2011年04期

2 肖向华;唐国宁;;通过提高扩散抑制心脏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1年03期

3 高加振;谢玲玲;谢伟苗;高继华;;FitzHugh-Nagumo系统中螺旋波的控制[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4 贾向红;许峰;万军;贾少霞;王守国;;用于空间辐射主动防护的等离子体发生器设计[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4期

5 田昌海;邓敏艺;孔令江;刘慕仁;;螺旋波动力学性质的元胞自动机有向小世界网络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6 廖文凯;吴建永;耿新玲;;电压敏感染料成像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军;徐祥德;陈联寿;魏凤英;;台风涡旋螺旋波及其波列传播动力学特征[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祥德;张胜军;陈联寿;魏凤英;;台风涡旋螺旋波及其波列传播动力学特征:诊断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刘富成;董丽芳;;介质阻挡放电中螺旋波向靶波的转变[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王光瑞;张广才;刘力;李莉;;二维螺旋波的演化与控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5 刘少宝;吴莹;郝忠文;李银军;贾宁;;无扩散功能缺陷对随机Hodgkin-Huxley螺旋波动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6 徐祥德;张胜军;陈联寿;魏凤英;;台风涡旋螺旋波及其波列传播动力学特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王光瑞;李莉;刘力;张广才;;二维可激媒质激发波的有效控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8 刘力;李莉;张广才;曲直;;在心肌可激媒质中近共振驱动条件下一对螺旋波的控制和消除[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徐祥德;张胜军;陈联寿;;登陆台风螺旋波模拟与涡旋动力学模型[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热带气旋和季风”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袁国勇;何晓燕;杨世平;;强噪声诱发的螺旋波破碎[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恒 编译;古希腊人到了美洲?[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国勇;双层可激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螺旋波的控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2 甘正宁;可激媒质中的螺旋波及其分布式控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陈江星;螺旋波斑图和胶体动力学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聂海春;耦合螺旋波斑图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2年

5 吴宁杰;可激发介质中的斑图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张国勇;生态系统中时空动力学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俞连春;可兴奋性生物细胞的若干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张鲁;变构酶生化反应—扩散体系复杂时空自组织的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刘维清;耦合混沌振子的反向同步与振幅死亡[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唐军;细胞内钙离子螺旋波动力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琳;外力驱动下的螺旋波动力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亚萍;矩形波和双周期力驱动下的螺旋波动力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志成;复杂外力驱动下的螺旋波动力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龙;离子通道中毒下螺旋波的相变[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5 袁颖;双盘绕串联式天线螺旋波放电的模拟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6 许利军;双态噪声、波外力对螺旋波动力学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晓明;不均匀双层系统的螺旋波动力学及螺旋波的周期脉冲链控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楼钦;应用电场消除螺旋波湍流态[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丁赛香;非线性耦合可激发介质中螺旋波动力学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黎广钊;耦合可激发介质中螺旋波动力学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9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789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