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本质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27 05:24
本学位论文以复杂性本质探析为题,全面的论述了复杂性研究的起源及发展,分析了复杂性系统(复杂性的本原)及其特征,剖析了复杂性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力求厘定复杂性的本质与内涵,并基于复杂性本质的研究,提出了复杂性概念界定的基本前提,以期实现复杂性本质与概念的内在统一。论文从复杂性系统及其特征出发,明确了研究复杂性根源的基本前提,即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特征的区分;复杂性的首要特征是“复杂”而不是“复合”,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研究;复杂性具有层次性,较低的复杂性寓于更高的复杂性;复杂性来源于各种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即使是最低级的复杂性也不可能由单一因素产生;复杂性的本原在于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结合,必须全面的研究物的行为和人的认知。系统的论证了复杂性产生的根源,其中,客体复杂性,包括根源于复杂系统构成的复杂性,即复杂性的存在;根源于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即复杂性的演化。主体复杂性,根源于认知主体认知模式、认知能力、认知目标等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复杂性的本质在于基于实践的客体复杂性与主体复杂性的统一,实现了复杂性研究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论文在复杂性本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复杂性概念研...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复杂性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1.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阶段和学派
1.2.1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阶段
1.2.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学派
1.3 复杂性哲学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复杂性本原及其根源
2.1 复杂系统及其特征
2.2 复杂性的根源
2.2.1 客体复杂性
2.2.2 主体复杂性
第3章 复杂性的本质及其特征
3.1 实践及其在复杂性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3.1.1 实践是复杂性研究的根本动力
3.1.2 实践为复杂性研究提供物质条件
3.1.3 实践是复杂性研究的根源
3.2 复杂性研究的系统结构
3.2.1 复杂性研究主体
3.2.2 复杂性研究客体
3.2.3 复杂性研究工具
3.3 复杂性的基本属性
3.3.1 复杂性具有客体性
3.3.2 复杂性具有主体性
3.4 复杂性的本质:基于实践的客体复杂性与主体复杂性的统一
第4章 复杂性概念研究及其界定
4.1 复杂性概念研究的意义
4.2 复杂性概念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4.3 复杂性概念界定的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与圣菲研究所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别[J]. 陈一壮.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复杂适应系统的主体性存在与实现[J]. 谭长贵. 学术研究. 2007(04)
[3]复杂性:包含于组织中的无序——对复杂性本质的一种解读[J]. 谭长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01)
[4]论复杂性研究对还原论的超越[J]. 黄欣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5]复杂性的定义,对象与层次问题:一个综述[J]. 张彩江,马庆国. 系统工程学报. 2006(06)
[6]复杂性与非决定论:论争与反思[J]. 刘劲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6)
[7]论复杂性思维[J]. 埃德加·莫兰,陈一壮.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8]论复杂性科学对自组织机制的探讨[J]. 陈一壮.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9]创造性思维与复杂性探索[J]. 冯国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论系统科学对科学观念的改造[J]. 钟柏昌,李艺.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03)
本文编号:3102967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复杂性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1.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阶段和学派
1.2.1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阶段
1.2.2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学派
1.3 复杂性哲学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复杂性本原及其根源
2.1 复杂系统及其特征
2.2 复杂性的根源
2.2.1 客体复杂性
2.2.2 主体复杂性
第3章 复杂性的本质及其特征
3.1 实践及其在复杂性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3.1.1 实践是复杂性研究的根本动力
3.1.2 实践为复杂性研究提供物质条件
3.1.3 实践是复杂性研究的根源
3.2 复杂性研究的系统结构
3.2.1 复杂性研究主体
3.2.2 复杂性研究客体
3.2.3 复杂性研究工具
3.3 复杂性的基本属性
3.3.1 复杂性具有客体性
3.3.2 复杂性具有主体性
3.4 复杂性的本质:基于实践的客体复杂性与主体复杂性的统一
第4章 复杂性概念研究及其界定
4.1 复杂性概念研究的意义
4.2 复杂性概念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4.3 复杂性概念界定的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与圣菲研究所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别[J]. 陈一壮.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复杂适应系统的主体性存在与实现[J]. 谭长贵. 学术研究. 2007(04)
[3]复杂性:包含于组织中的无序——对复杂性本质的一种解读[J]. 谭长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01)
[4]论复杂性研究对还原论的超越[J]. 黄欣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5]复杂性的定义,对象与层次问题:一个综述[J]. 张彩江,马庆国. 系统工程学报. 2006(06)
[6]复杂性与非决定论:论争与反思[J]. 刘劲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6)
[7]论复杂性思维[J]. 埃德加·莫兰,陈一壮.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8]论复杂性科学对自组织机制的探讨[J]. 陈一壮.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9]创造性思维与复杂性探索[J]. 冯国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10]论系统科学对科学观念的改造[J]. 钟柏昌,李艺.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03)
本文编号:3102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310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