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视角下的“李约瑟问题”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0-04-16 19:32
【摘要】: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之后,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李约瑟问题”: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只是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在提出了问题之后,他本人就积极的尝试解答,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这种性质就决定了他不可能真正解答自己所提出的难题。虽然直到今天,“李约瑟问题”仍然没有终极答案,但是它的启迪意义却举足轻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变了科技界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和界定:科学技术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文化产品,它是人类多样文化的综合产品,它是人类多元文明的整体演化的成果,它是一个由多种文化共生所形成的历史产物。本文在借鉴前人学说观点的基础上,试图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观,以一种多元化的科学技术发展观来对“李约瑟问题”进行解答。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N092
本文编号:2629949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N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志明;;儒道互补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2 王京安,许斌;“李约瑟之谜”研究述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乌尼日;何华青;;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解读“李约瑟难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疏志芳,汪志国;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5 李刚;从中西认识论传统之比较重新解读“李约瑟难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叶飞霞;论科学技术与科学道德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张弘政;从技术的二重性看技术异化的必然性与可控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5期
8 殷杰,郭贵春;论科学技术中的文化多样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1期
9 丁昌林;;“李约瑟难题”的再探索[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祖林;从“李约瑟难题”到席文的中国17世纪科学革命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629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62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