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天工开物》再版的原因探析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23 13:38
【摘要】:宋应星被英国著名的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著作《天工开物》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及制造经验,反映了明末时期技术在生产中运用的情况,日本学者三枝博音称该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这样一部重要的科技著作在写作出版之后的明清时期却没有引起封建统治者及读书人相应的重视和广泛的传播。相反,《天工开物》在早期传到国外时,就已经引起日、法、英等国学术界的认可和传播。在中国,直到民国时期《天工开物》的价值才被近代知识分子所认识,《天工开物》的重新再版是其受到重视的显著标志。那么,为什么《天工开物》在明末出版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国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为什么同样是这本著作、同样的国度却在民国时期又得到重视?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我们重新深入对《天工开物》及中国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下中国教育、科技及知识群体变迁的认识。本文按照一般认识逻辑,以《天工开物》的出版及当时传播情况为出发点和背景,进而回溯民国时期《天工开物》再版情况,最后分析讨论其原因。具体可将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对文章做整体的梳理。第一章,介绍《天工开物》的创作,具体从时代背景、学术背景、作者经历三个方面来阐释。第二章,写明清时期《天工开物》在国内外的传播情况,并分析了《天工开物》在国内外遭受不同待遇的原因。第三章,介绍了《天工开物》在民国时期再版的具体过程。当时,在学术界和出版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天工开物》在国内出现了四个版本。这四个版本的出现使这本科技著作重新走入国人视野。第四章,以近代科技知识分子的出现为核心,重点分析了《天工开物》在民国时期受重视并再版的原因。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教育开启了由传统走向近现代的实践,随着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中国传统士绅阶层开始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能够以新的视角看待和发现《天工开物》所蕴含的科技价值及其它价值,为其再版奠定了基础。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对《天工开物》的历史境遇进行反思,并从中得到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N0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翟爱玲;;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嬗变特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J];科技导报;2012年36期

3 谢禾生;;从《天工开物》看晚明社会的士风与科学[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佳利;简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创始人章鸿钊先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童彤;商务印书馆与近代设计教育[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77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677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