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统一性与探索复杂性:科学认识的两个维度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N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宁湘;论科学结论的不完备性[J];东岳论丛;2002年01期
2 张生新,梁仲清;用混沌理论分析确定论与概率论的关系[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李醒民;;论科学的统一[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4 杨明,王仕佐;统一场论的历史背景[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田松,刘华杰;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苗东升;科学的转型:从简单性科学到复杂性科学[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7 高策,刘国岚;世纪之理论:杨一米尔斯规范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02期
8 武杰,李宏芳;非线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吗?[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2期
9 关洪;对20世纪物理学理论两大变革的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1期
10 林德宏;20世纪下半叶的两大科学思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白东艳;系统科学与思维方式的变革[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黄继;爱因斯坦物理实在观与爱因斯坦—玻尔争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黄喜生;爱因斯坦的描述论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4 邹芳芳;对称性破缺的哲学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温泉;爱因斯坦科学探索动机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张小华;爱因斯坦时期科学美思想简论—1900-1955[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焦春丽;系统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变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05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70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