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冲突和融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N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平,盛晓明;社会建构论的三个思想渊源[J];科学学研究;2005年05期
2 王阳;陈晓玲;;社会建构论与技术研究的新视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5期
3 卫才胜;;技术社会建构论的批判与论争[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4 曹天予,白彤东;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一个批判性的评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04期
5 邢怀滨,陈凡;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03期
6 邢怀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界定与政策含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4期
7 葛勇义;;现象学对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7期
8 晏如松,张红;技术的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9 邢怀滨,陈凡;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演变及其本质意含[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5期
10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质化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征稿:两岸三地《社会建构论》提纲[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郭爱妹;石盈;;“积极老龄化”:一种社会建构论观点[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5-2006)[C];2007年
3 安维复;;社会建构论:网络社会的人学新探——兼论马克思本体论的社会建构性[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向东;宋芝业;;论诺尔-塞蒂纳的“截断式”科学研究进路[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魏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社会建构论的心理学理论蕴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孟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当代科学论的存在论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艾克斯(不自由撰稿人);“建构”科学新形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王阳;当代科学方法论的两股潮流[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关洪;科学文人和科学家的对垒[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与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洪波;基于范式的STS学科演进逻辑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庞双双;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冲突和融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2 孔庆杰;情绪的社会建构论及其对嫉妒情绪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毅;社会建构论对科学教育观的影响评析[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李凯;自然·社会·人文—技术的三维建构[D];湖南大学;2006年
5 魏爽;模范形象建构的社会学解读[D];吉林大学;2007年
6 吴巨培;技术的政治建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赵阵;印度核技术的社会建构[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21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272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