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7-22 06:14
目的 观察评价分析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惠东县人民医院儿科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82例,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氧暴露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地少于对照组(t=43.302 7、21.822 6,均P<0.05);两组BPD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8 h的PaO2与PaCO2值在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48 h的OI值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t=6.523 8、4.304 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48 h的O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3.665 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8%比2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3 4,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能够...
【文章来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01)
【文章页数】: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机遇与挑战[J]. 包蕾,史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07)
[2]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肺出血的临床效果[J]. 王兆康. 广西医学. 2019(10)
[3]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及并发症的影响[J]. 韩瑞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06)
[4]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的影响[J]. 宣爱丽,张阵,彭万胜,夏群,陈信,瞿色华,沈怀云. 淮海医药. 2019(03)
[5]SPB-C/A(1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关系的荟萃分析[J]. 马腾腾,王琨,柏金秀,张磊,王博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3)
[6]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J]. 武彦秋,胥冬梅,周启立,王志杰,刘会玲,董志勇,刘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19(08)
[7]高频振荡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分析[J]. 廖沛光,伍静. 临床急诊杂志. 2019(03)
[8]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谭媛,张华,全裕凤,岳嗣凤,廖勇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27)
[9]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后[J]. 刘强,尹旭凤,陈少军,陈全景,雷勋明. 现代医学. 2017(11)
[10]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J]. 张明霞,赵瑞卿,李庆霞,琚燕燕,崔爱叶,胡小芬,李娉娉,丁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10)
本文编号:3296609
【文章来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01)
【文章页数】: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机遇与挑战[J]. 包蕾,史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07)
[2]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肺出血的临床效果[J]. 王兆康. 广西医学. 2019(10)
[3]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及并发症的影响[J]. 韩瑞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06)
[4]高频振荡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及临床转归的影响[J]. 宣爱丽,张阵,彭万胜,夏群,陈信,瞿色华,沈怀云. 淮海医药. 2019(03)
[5]SPB-C/A(1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关系的荟萃分析[J]. 马腾腾,王琨,柏金秀,张磊,王博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3)
[6]高频振荡通气与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J]. 武彦秋,胥冬梅,周启立,王志杰,刘会玲,董志勇,刘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19(08)
[7]高频振荡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分析[J]. 廖沛光,伍静. 临床急诊杂志. 2019(03)
[8]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 谭媛,张华,全裕凤,岳嗣凤,廖勇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27)
[9]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后[J]. 刘强,尹旭凤,陈少军,陈全景,雷勋明. 现代医学. 2017(11)
[10]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J]. 张明霞,赵瑞卿,李庆霞,琚燕燕,崔爱叶,胡小芬,李娉娉,丁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10)
本文编号:3296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29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