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首都圈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研究策略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2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经济论文,主要是关于首都圈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研究策略,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首都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首都圈的形成和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上述城市体系建设和物流经济联系现状与问题的产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促进京津冀互动、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就必须从机制与管理人手,组织与管理创新是关键,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根本,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是基础。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现首都圈一体化首先需要建立区域联合领导机构,完善合作与协调机制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机制,是制约首都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在市场机制作用有限的约束下,区域经济的协调仍主要依赖政府。目前由于京津冀有三个平行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存在,造成区域性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均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协调发展。有效的组织是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为此建议:第一,两地成立单独的区域合作领导小组或机构,极力争取政策支持。第二,重新制定区域长期发展战略。第三,要进行一系列科学的制度设计。

  作为首都圈的中心城市,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北京和天津之间的竞合关系决定了首都圈的整体功能定位,也是首都圈与其他都市圈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北京与天津作为首都圈的经济互补双中心,在引领区域发展中处于平等地位,然而行政区划下,两者之间又存在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再加上地方政府的竞争意识,现阶段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形成上下衔接、分工明确的竞合关系。相反,长三角地区的江浙沪三地政府很早就达成了合作共赢的战略思路,并陆续建立了一系列产业交流与合作机制。京津两地虽然已基本建立起了较紧密的基础设施网络,但是彼此问仍然没有建立起实质的“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协同思想,导致区域发展定位不明确,严重影响了首都圈的一体化进程。

  北京和天津作为区域领头羊,必须担起相应的责任而不是孤立发展。建议决策部门要重新考虑制定区域长期发展战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对京津冀有过定位,北京和天津分别将重点放在高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及临港重化工业上,河北的定位却是在农业上,这其实是对河北省大量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河北的产业升级。首都圈的一体化不等同于以部分城市的牺牲换取中心城市的繁荣,一体化的本质是城市共荣协调互动。建议在现有规划下,重新考虑河北的定位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一方面配合京津产业扩张需求,另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l”J。

  (二)实现首都圈一体化需要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从整体来看,首都圈内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从具体行业来看,各城市又分别具有不同的产业优势。一体化目标要求首都圈内各城市根据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北京是首都圈乃至全国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拥有无可比拟的政策、人才、技术优势,但碍于空间资源有限不能充分发展;同时,北京又是首都圈的区域核心,它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首都圈的发展趋势。北京应把第二产业转移到河北,这样既促进了河北的经济发展,也缓解了资源不足的困境;天津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它应该以对外贸易和沿海产业为重心,一部分工业同样可以转移到河北,同时与北京在金融、文化、物流等方面展开合作;河北可一方面承接来自京津地区的产业,另一方面抓紧实现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

  (三)实现首都圈一体化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区域物流网络建设现在京津两地问的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基本成型,但首都圈整体还未形成一体化物流网络。目前,首都圈物流水平发展不平衡,北京的交通枢纽地位十分显着,其交通网络呈现出放射性特点;北京和天津两地间形成了密集的交通物流网络,实现了包括空港、铁路、公路等在内的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但河北和京津两地问物流联系相对薄弱,公路的负荷压力较为明显,交通便捷程度也大打折扣。这需要三地政府统筹兼顾,共同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早El建立京津冀地区的区域物流网络。河北在加强圈内交通联系时可以城际公路为主,并在提高公路运输能力的同时培育其他运输方式;天津可通过整合周边地区资源建立多功能的空港布局,为北京走向国际和自身外贸经济奠定基础。

  首都圈一体化是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应当充分认识到首都圈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准确认识和把握首都圈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的基础上,从战略上、观念上重新对其进行定位,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根据区域和城市的比较优势选择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途径,推动首都圈乃至广大环渤海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4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